视频加载中...
2011年“十一”长假期间,孙晓青社长深入第二炮兵某部采访,带头参加“走转改”活动。图为孙晓青社长为参加长跑比赛的官兵鼓励加油。专网记者: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无一例外地面临着新兴媒体的挑战,报网融合已成为业界共识。从军报报网融合的实践看,您认为应着力解决好哪些突出问题? 孙晓青:报网融合的探索既给我们带来成功的喜悦,从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潜力,也暴露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不适应”,即:思想观念不适应,编辑记者习惯于写稿单打一,只盯着报纸,不善于运用多媒体及时传播信息;知识储备不适应,特别是对网络知识知之不多不深;能力素质不适应,难以应付网络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成稿速度慢,缺少倚马可待写急就章的高手;采编机制不适应,编辑部在处理记者稿件时,没有完全打通报网界限,资源并未充分共享。 这些问题表明,我们目前的报网融合还停留在有限的互动阶段:报纸和网站作为两个独立的新闻生产部门简单联动,纸媒编辑记者的参与度不高,自觉性不强,整个编辑部的运行机制也缺乏将报纸和网络两个主体合并成一个媒介形态的支撑,远未形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所以说,我们目前的努力只是报网互补,未来的融合才能真正完成对传统媒体脱胎换骨的改造,并通过这个新平台把军报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 在报网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吸纳的不仅是网络的技术和平台优势,更是其注重受众需求和体验的观念及互动优势。网络传播的实时、交互、多媒体等特点,正是为了满足受众接收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主体性要求和多样化要求。如果融合仅仅只是注重技术开发而不是转变观念,不是确立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那么“融合”的结果受众肯定不会“买账”。此外,新闻采编流程的报网融合改造,需要一个能糅合报网不同需求的新型全媒体采编系统,对于军事传媒报网融合建设而言,尤其需要加强特殊条件下应急传稿和全天候发布能力建设,并把采编系统安全防护技术作为重点突出出来。 总之,直面全媒体挑战,推进报网融合,对军事新闻工作者来说已经刻不容缓。无论是“报人”还是“网人”,大家都是全媒体传播的“新人”,都必须以积极的态度踏上全媒体传播的新征途。专网记者:全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生存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新闻从业者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作为全媒体传播的“新人”,我们应该如何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军报在打造全媒体人才队伍方面作了哪些尝试? 孙晓青:发展的要义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近年来,我们积极适应报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在打造全媒体人才方阵中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例如,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宣传报道中,报社为摄影记者配备了随拍随传的设备;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报道中,中国军网利用宽带无线电通信系统,实现了在野外移动条件下的全媒体直播报道;在“嫦娥二号”发射时,国防部网、中国军网在北京和西昌两地借助无线传输实现异地同步直播;去年的两会报道中,国防部网、中国军网又一次进入解放军代表团驻地,联合纸媒记者共同策划主持“两会会客厅”访谈节目;特别是鼓励纸媒编辑记者到网上“圈地”,直接介入办网,更是有力地促进了人才队伍向全媒体转型。可以说我们打造全媒体人才队伍的主要途径就是实践,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我们还有针对性地举办了一些培训班,开展了一些业务报告,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作辅导报告,围绕报网融合举办了一次全军性的军事新闻论坛。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着力提升当代军事新闻人的全媒体素养。伴随着这些探索和尝试,《解放军报》和中国军网锻炼了一批准“全媒体”记者编辑,积累了一定的全媒体传播经验。但依靠这种即时“转型”的方式,并不能满足媒介融合飞速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建立健全全媒体人才培养机制,军事新闻传播才能适应全媒体传播的实践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