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以“云南小学生吃饭难”为例,该线索曝出后,记者纷纷跟进拍摄,将基层困难收入镜中。但这种现象也反映出,怎样找寻属于自己的独特基层选题是所有摄影记者要思考的问题。 □ 杨国胜 自8月起,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新闻摄影记者如何进一步增强新闻图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深入生活找寻好故事 通常情况下,摄影记者单独下基层采访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难以找到“新东西”。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对基层不熟悉;第二、“主题先行”,往往是为了下基层而下基层。 以北方为例,每年九至十月份,摄影记者都会主动或领任务“下农村看看”“看看秋收”。有些记者因为不熟悉农村,缺少拍摄主题,便打电话找到当地宣传部询问,于是得到类似“今年苹果丰收”的线索。于是“农村大嫂高兴地摘苹果”“载满苹果的大卡车”“过秤”“喜滋滋地点钱”的画面便产生了,此类“下基层”专题一会儿就完成。这种“走基层”将“效率”和“利益最大化”联系起来,是一种职业倦怠,它敷衍了公众,伤害自己赖以生存的媒体,同时也摧垮自己的新闻理想。 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解海龙就是典型的走基层榜样,他有为失学孩子做点“实事”的信念。他做选题时,并没急着到贫困山区去,而是先“做作业”,到图书馆查资料,对当时的情况做深入了解,再走入一线,同吃同住,才拍出《大眼睛》《小光头》《我要上学》等佳作。反思我们每年看到的关于失学儿童、贫困家庭的照片,为什么总缺少这样的“震撼之作”?我们缺少 “深入”,我们只能用“超广角”,用“摆中抓”来掩盖我们内心的缺失;因为我们的“关注”没有细节,只能依赖“摆布”来“创造”细节。就这一问题,我认为:“新闻照片拍不好,是因为你没有深入生活找到好故事。” 应倡导摄影记者“抓深度”,让摄影记者走进生活。例如,每年9月1日,中小学开学,摄影记者都要到学校门前去采访。今年开学前,文字记者得知大连市某小学创新开展“混龄教育”模式,让高年级的学生一对一帮助低年级新入学新生熟悉学校环境,相互关心。文字记者把这一线索通知摄影记者,并做相应策划。采访当天,摄影记者果然被现场的氛围所感染,拍下不少展现该主题的照片。第二天,本报利用一个专版刊登名为《上学第一天就认哥哥姐姐》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