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除了演员,编、导、服、化、道、音、美,缺一不可。可是,像北京京剧院这样著名的院团,虽然表演人才充足,但编剧一个都没有,人才分布严重不均衡。 最近,刘侗招了一个戏曲编剧专业的毕业生,“可他写的作品连基本的平仄关系都没有,完全没法用”。对此,刘侗既很无奈,也能理解,因为创作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一旦断代了,想接续上得花很长时间。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各文艺院团都有大量编剧。后来,在“养编剧不如买剧本”观念的影响下,很多院团不再招聘编剧,导致的后果是,老一辈编剧逝去后,戏曲编剧人才出现严重断层。 这些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戏曲院校才开始着力培养戏曲编剧人才。“问题是,一个编剧人才的成长,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时间,不是你需要的时候,他就能凭空‘长出来’。”刘侗说:“戏曲院校戏曲编剧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四年或七年的专业教育,但毕业后往往很难直接‘上手’。” 于是,一边是青年编剧被打入冷宫,另一边是少数名编剧频频赶场。 如何解决戏曲编剧人才的断层问题?剧作家罗怀臻曾说:“要解决戏曲编剧后继人才难产的问题,就要不拘一格培养新人,形成人才冒尖机制,给年轻人更多机会。”罗怀臻主张多办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编剧进修班,因为优秀编剧绝大多数不是科班出身,而是热爱并熟悉舞台艺术的人。 此外,戏曲服、化、道等方面的技术性人才也比较紧缺,而这一问题又容易被人忽视。据刘侗介绍,北京京剧院不少服、化、道方面的工作人员都是在台上翻不动的武行演员转过来的。 戏曲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同样是个系统工程。以戏曲音乐人才为例,当下一方面学戏曲乐器的孩子少了,另一方面戏曲院校教戏曲乐器的老师也越来越少,“在一些院校,有的乐器专业甚至一个老师都没有,这个专业也就办不下去了”。刘侗认为,戏曲院校应与戏曲院团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对接,形成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戏曲院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以团带校,比如鼓师、琴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给院校的学生上课,以弥补院校师资不足。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