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悠悠华夏五千载,虽五十六个民族虽各有风俗差异,但却融入一条中华血脉,同呼吸、共命运,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中华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正是这股强大的民族合力,推动着新中国迈上崭新时代,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在外媒看来,今时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他们惊叹,这其中自然将中国高铁作为事例。的确,中国高铁近年来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强起来”的一个折射点,它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中国智慧”的无穷魅力,也在不断强健中国“筋骨”,让中华民族凝聚的拳头越握越紧。 正如日前,作为“八纵八横”东南沿海高速铁路的重要通道、福建省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也是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正式进入线上架梁施工阶段。其建成后福州至厦门行程将缩至1小时内,并实现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等沿海城市真正意义上的“高铁进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城市区域间的时空距离越来越短,让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交流交往交融平台,可以说,这是在交通强国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国高铁所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可否认,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之中,也历经过“群雄逐鹿”的纷乱时代,但也缔造出“合和”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对于和平共建的孜孜以求,让中华民族逐渐走向繁荣、强大。而今中国能够取得如此快速发展,屹立于世界强林,更是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协作、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共同奋斗。 中国之发展,让世界看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辉煌景象,而如果把中国本土高铁建设比作一块“试验田”,那么“八横八纵”的逐渐清晰,更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他山之石。有外国留学生将高铁视为最想带回国的中国“特产”,也有留学生专门来到中国学习高铁技术,这其中不乏他们对自己国家未来的展望。在中国高铁的作用下,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呈现出高速运转的景象,人们生产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一条条高铁纵横驰骋,成为各民族间精密相连的“联络线”,神州大地之上,呈现出人们心中所愿的幸福画卷。 今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在京召开,体现出中华文明愿为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积极态度,而能够吸引到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参会,则也体现出“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所引发的世界性共鸣。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让世界对于未来充满信心。这也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加重了足下使命。交通是互联互通的基础,高铁更是当前世界各国所盼之物,助力早日构建相连世界各国的“联络网”,这就需要中国高铁能够以更稳、更快、更好的步伐“走出去”。 从连接民族到串连世界,中华民族这幅幸福画卷在世界的舞台中央不断放大。这个时代让中国高铁已不再仅属于中国,它所具备的世界领先技术能够跨山越海,无畏高寒、湿热、风沙、干旱等自然气候,无疑将为各国一道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注入强大活力。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