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始终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总会引发广泛的热议和讨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教育的促进作用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利用,通过发展“互联网教育”来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不但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也是包括代表委员在内的各界人士大力倡议的积极做法。充分借助“互联网 ”的力量,有望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资源,为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增添强劲动力。 “互联网 ”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更均衡配置。地域性的教育资源配置,通常与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区位条件等因素相挂钩,存在客观上的不均衡现象,特别是城乡教育间的“鸿沟”,一时难以跨越。而借助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突破地域限制,通过在线直播、录制视频等形式,可以把最优秀的教学课堂搬到全国的任何一所学校,也可以让优秀教师直接通过视频,面对面给学生辅导授课,让更多基层学校、农村学校更便捷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互联网 ”有助于教学手段的丰富与提升。“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也能够借助更多信息化技术和载体,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诸如电子白板、多媒体课堂等应用的普及,让教学效率大为提高;借助大数据分析,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准确分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各类教育APP的开发和使用,让学习变得更加多彩和生动,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互联网 ”的内涵和外延还在进一步拓展中,对于教育的促进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大。 教育公平是社会期待、民生所向,更公平的教育是社会更加进步的基础。推动教育公平,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学校的自身建设,只有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提升教育质量,才能促进全社会教育资源的共同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更高水平教育的期待和需求,为祖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