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并非孤例,在“好好读书”的理由下,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只会考试的学习机器——尽管有健康的身体,却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 媒体关于大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报道并不鲜见:有大学新生自己不会处理流鼻血,只好打电话求助;有准大学生因为生活无法自理和缺乏独立生活的信心,只能选择本省高校;还有大学新生不会洗衣服袜子,脏了之后要么打包寄回家给父母洗,要么拿到洗衣店洗……由此可见,青少年自理能力差是个亟待解决的顽疾。 25年前,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文章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中日同龄孩子在独立性、创造力、生活能力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引发了“未来竞争力”的忧虑。国内青少年自理能力、人格养成教育确实存在短板。在自理能力、人格养成教育的体系中,父母和家庭无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包办教育还是放手教育,在结果上也千差万别。 如果说学校教育因为一定的应试性,而忽略了孩子的自理培养、人格塑造,家庭教育同样也存在应试化的窠臼,在“只要学习好”的标准下,孩子们独立生活的需求与机会被人为剥夺,家长们通过自己的大包大揽和无微不至的关心,始终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而不给其创造独立生活的机会,也没有提供培养自理能力的条件。 令人忧虑的是,导言中那位上海妈妈的做法有不少支持者。在很多人看来,外聘保洁员替孩子打扫寝室,一方面体现了“专业人做专业事”;另一方面,优秀的人才并非就一定要会打扫清洁。这样的理由当然成立,但前提条件是你已真正获得成功。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自理和独立能力都没有,连打扫清洁这样的小事都不会做,很难真正获得成功。 现行教育模式下,不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个只懂得“拿来主义”的享受者,无法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不会有换位思考下的感恩情怀。当一个孩子独立面对社会而惊慌无措之时,他们对家庭、对父母和对社会,除了抱怨还是埋怨。他们纠结而痛苦的泪水,也会成为一个家庭和社会难以预知的风险。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