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现实”,恐怕很多人会将其与枯燥一词联系起来,因为他们觉得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般平淡,平日里发生的故事并没有特别的出彩。人们对电影创作的认知,也往往陷入这样的误区,认为现实主义电影枯燥无味,甚至不少人将纪录片等同于现实主义电影。 事实并非如此,纪录片并不枯燥,它也不是现实主义电影的全部。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一座富矿,其包罗万象、五彩缤纷,它是所有艺术创作的起始点和落脚点。纵观世界电影史,很多伟大的电影都是对现实社会的重塑或改编。因此,必须摒弃对现实主义的偏见,正视现实的巨大能量,积极挖掘生活这个富矿。而且也唯有如此,国产电影才能真正摆脱虚无主义创作的藩篱。 “不挣钱、创作难”,这也是很多人对现实主义电影的偏见。市场经济时代,电影创作商品化,一切以是否盈利来衡量,而且追求效率至上,人们缺乏“枯坐冷板凳”的耐心,紧盯利益,创作风气变得浮躁。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认知,是因为有很多现实主义作品创作失败的先例。但近年来,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击中观众痛点、引发共鸣的现实主义电影正在变成一股创作趋势,而且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首先要源于生活,最终还要观照现实。现实生活是电影艺术的本源,离开现实依托的电影或许可以让人眼前一亮惊艳一时,但很难成为“吹尽黄沙始到金”被时间记住的作品。艺术创作需要高度和抽象,但绝对不是彻头彻尾的虚幻。不要忘记,即便是那些伟大的超前的科幻作品,也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合理想象和推理。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