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杭州市观成中学的家长们,陆陆续续收到一封从学校寄来的信。打开一看,是一份“家长期末成绩单”,也就是孩子给家长打分的情况。在孩子眼里,你是不是“好家长”?这份成绩单一目了然。有的家长得了满分的10个A+,也有人不及格,需要反思。不少家长看信后都感慨,“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感觉,怎么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7月12日 《钱江晚报》) 为人父母者常常会对孩子评价打分,并附赠诸如“你今天表现不好”“你今天真乖”等评语,这也是传统中国式家庭常见的现象。父母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规范孩子的行为上,而忽视了自己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种教育往往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选择性地忽视了孩子的反馈,也不在意孩子的接受程度,只是在“我是为你好”的教育情绪中,一味地推行自己的教育方式。 杭州市观成中学的孩子给家长的打分,则是非常一次难得的、自下而上的反馈。在孩子眼里,父母会是好家长吗?这个问题也许很多家长从未想过;有的家长可能想过,但心里多半没底。因此,当看到由孩子打分的“家长成绩单”时,家长们才会感到新奇,才会感叹“和想象的不一样”。 家庭教育到底进行得怎么样?孩子也应该有评价权。得分高的家长有理由骄傲,既然在孩子心目中做得不错,就需要坚持下去。当然,高分家长未必每一项都做得完美,今后哪里需要改进,还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得分低甚至不及格的家长也不必恼羞成怒,反而应该欣慰,因为至少自己的孩子敢于将真实想法通过打分的形式表现出来。更需要庆幸,孩子把自己的不足之处指出来了,现在改进、调整与孩子的关系还来得及。 因此,真正重要的不是分数,而是“家长成绩单”对家长的提醒作用:孩子也是有独立意识的个体,要多问问孩子的意见,多考虑孩子的想法,而不只是把孩子当成家长的附庸。学校主导的“家长成绩测试”至多一个学期一次,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交流每天都应该进行,要把对孩子权利的尊重、对孩子真实想法的倾听,融入到每一次的亲子互动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获得孩子的信任,家庭教育才会有针对性,也才会有效果。 学校方面也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成绩单”的作用,不是打一次分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跟得分低甚至不及格的家长一起仔细解读,帮助家长理性认识自己的问题,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同时,通过家长课堂、家长会、家长谈话等多种方式,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推动家校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护航。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