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文明网> 文明观察 > 正文

综艺节目应多些文化担当

2017-12-14 09:43:14文刀 来源: 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选秀类综艺进入中国十几年了,一直被视为孩子和年轻人的游戏。看看也是,从最初的《超级女声》到第二个巅峰《中国好声音》,选手变了,形式变了,但内核却没有变,都是由对明星梦的追求这个内在动力来推动参与度和收视率,喧哗过后往往是一地鸡毛。刚刚在央视登场的探索类文博节目《国家宝藏》,可以说是一种“另类选秀”节目,只不过它打破了观众的年龄界限,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来拉动收视,第一期节目就获得压倒性胜利,成为少见的高含金量“网红”。(12月8日 《北京日报》)

综艺节目在娱乐性、互动性方面优势明显,其轻松活泼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是人们茶余饭后娱乐消遣、打发时间、调节生活、排解情绪的首选。但是随着以炒作为手段、以明星为招牌的综艺节目走红后,我们越发感觉到综艺节目虽然娱乐性越来越强,但其文化属性却在不断弱化,造成综艺节目文化的“贫血”和“缺钙”。

只是在极度娱乐的感官刺激下,纵然综艺节目割裂与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但仍然大受欢迎,甚至成为爆款。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同质化的综艺节目。他们通过直接移植国外成熟的综艺节目骨架,使用流量明星作为标配,利用话题炒作不断刺激人们敏感的神经,达到被讨论、被关注的目的。有一些综艺节目为了走红,更是毫无下限,例如,某“吐槽”类节目,将嘉宾之间面对面的语言攻击作为卖点;某真人秀类节目,将对明星的整蛊与偷拍当成亮点,已然突破了审美的底线,走向了审丑的另一个极端。

娱乐固然重要,但文化才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什么理由都不能成为泛娱乐化消解媒体文化担当的理由。好在,很多综艺节目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努力实现一些突破。特别是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国家宝藏》等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从我国传统文化、历史遗产中汲取养分,摈弃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港台综艺模式的“嘻嘻哈哈”、欧美选秀综艺模式的“条条框框”,以及韩国综艺模式的“大喊大叫”,通过最接地气的情感结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实现了与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巧妙地借助综艺之外衣,注入文化之内核,达到了娱乐与文化相互叠加、深度融合、相得益彰的效果,为传统文化找到了时代表达的新方式,更为综艺节目丰富了文化内涵,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实现提档升级。

如今,越来越多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走红为综艺节目转型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我们特别愿意看到有更多的综艺节目能够自觉扛起文化担当,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和精神滋养,通过“综艺+文化”的形式,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弥漫于荧屏的浓厚文化气息,帮助公众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播的“全民参与”和“全民普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