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大众审美水平和审美需求的巨大飞跃,是所有电视工作者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如今的舞台随着时空距离的不断压缩、时尚流行的全球同步化,特别是数字化的广泛应用,如何在影视剧中展现文化认同,是应对碎片化的文化现实的和声。《天籁之声》以首创大型民族音乐真人秀模式,以创新实践成功地改变了音乐类节目的创作样态、呈现方式,让观众的审美心态与民族音乐同频共振。 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音乐的接受度有所下降,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并非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不够,也不能抱怨年轻人静不下心。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出现了问题。《天籁之声》的创作者们潜心策划,为原创民族音乐的孵化搭台,不仅提升民族音乐的创作体量和质量,节目记录还原新民歌的创作过程,将歌手创作、排练和演绎的过程进行呈现,并将民乐知识、器乐知识等穿插其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知识性延展,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人对于民族音乐的好奇心,继而吸引着他们走进民族的传统音乐。 向年轻人传播传统民族音乐,视觉手段比说教有效得多。从小在视觉文化环境中浸润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于视觉文化的青睐,也许让一些人不解,但却应该引起重视。《天籁之声》的创作者们直面音乐类节目创作的难处与痛处,在新的审美需求和创作要求中,首创了以主题邀约的方式让歌者沉下心来去创作并演绎民族音乐,为我国音乐节目的模式创新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民族传统音乐如何实现当代传唱?而其独树一帜地融入公益元素,将梦想和爱心相关联,也让《天籁之声》紧张、残酷的赛制中,多了一份浓浓的温情。如“李硕特殊助威团”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将孩子们请上《天籁之声》的舞台,使整档节目更有社会意义。同时,《天籁之声》这个节目采用孵化倒计时等元素展现民族音乐的美,增添了节目的紧张感和紧迫感,使得节目张弛有度,在平和的音乐享受中不失看点,并打造出视效奇观,为观众带来了极具冲击的观赏体验,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 传统民族音乐类节目要走进年轻一代,并非只有紧张刺激、对抗激烈、热闹狂欢,否则,很容易在喧嚣之中很快落入同质化的创作窠臼,使其难以摆脱对战厮杀、激烈争夺和晋级淘汰的套路模式。《天籁之声》的成功再次说明,中华传统的民族音乐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才能“活”在现代,逐渐为年轻人所接受、热爱。(章友惠) |
相关阅读:
- [ 07-19]蔡健雅“鸾凤还巢”加盟环球音乐 共享音乐新版图
- [ 07-18]2017鼓浪屿音乐节昨闭幕 风琴博物馆镇馆之宝迷倒观众
- [ 07-18]北京日报:搞一个靠谱音乐奖,咋就这么难?
- [ 07-18]家庭音乐会搬上舞台 鼓浪屿推动音乐文化回归
- [ 07-18]中国乐团将首次亮相欧洲音乐“高地”琉森音乐节
- [ 07-18]厦门市音协音乐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举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