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白纸”到魅力新城 集美新城完美蜕变
2017-06-14 10:10:23吴林增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集美新城核心区基本建成 东南网6月1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吴林增集美新城指挥部供图)“没想到,岛外可以建得这么美!”这句话来自厦门著名天使投资人蔡文胜。去年年初,他在集美新城参加一个论坛,用这句话总结他眼中的集美新城。眼前,杏林湾环抱的集美新城高楼林立,路网四通八达,嘉庚建筑公建群很壮观。 但是,这座高颜值的魅力新城,在7年前,还是一片滩涂、鱼塘、洼地。2010年2月,集美新城奠基,这是厦门跨岛发展的第一座新城。全面启动后,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要求,集美新城顺利完成“一年全面启动,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基本建成”既定目标。如今的集美新城初步建成集商务营运、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教育科研、交通枢纽、生态旅游和生活居住于一体的活力人文新城,成为厦门跨岛发展新样板。 宜居 滩涂地崛起绿色之城 陈育平是西亭社区的居民,西亭社区在集美新城核心区内。老陈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他目睹了集美新城从一张白纸到魅力新城的完美蜕变。 老陈说,上世纪80年代的西亭是杏林的“西伯利亚”。村子里没有水泥路,一到雨天,村道就成了泥浆路。骑自行车出门,都要带块布给轮胎擦泥浆,要不车子走不动。 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西亭的发展一直缓慢。村民们靠海吃饭,把滩涂围成鱼塘,村子的周边处处是洼地。 2010年,集美新城奠基,西亭和周边迎来巨变。集美新城指挥部相关人士说,新城规划通过国际方案征集,吸取了美、德、日国际方案优点,规划很超前。 在集美新城中轴线上,布置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市民中心、诚毅科技探索中心、诚毅书城、诚毅图书馆、嘉庚艺术中心六大公建。目前,除书城和图书馆之外,其它四大公建均已启用,图书馆正在进行内装,将争取年内启用。 如今的集美新城,魅力初显,蓝图成为现实。年内通车的地铁一号线横穿集美新城,在集美有12个站点;厦门北站交通枢纽作用越来越大。在岛外新城中,集美新城的交通路网最为发达。 杏林湾畔的集美新城,是一座绿色生态之城,绿化率达到了39%。还在全国率先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目前已建设11公里;环湾也实现污水截流。杏林湾20公里环湾绿道、“海上大观园”园博苑、市民公园等,成了休闲的好去处。 宜业 “产城学人”融合之城 除了宜居,集美新城还是一座宜业之城。在一片滩涂地上,集美新城生成软件园三期和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越来越多的创客。将目标转移至这里,上演创客们的“跨岛发展”。 郑森隆是家政服务平台——好慷在家的副总裁。好慷在家总部原本在湖里高新园区。去年11月,好慷在家“搬家”,将总部迁至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 郑森隆说,相比岛内的拥挤,岛外空间更大,适合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 他说,企业落地最看重的是资本和人才。得益于集美区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集美新城活跃众多创业基金对接创客。此外,集美汇集1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所需的人才众多。 在郑森隆看来,集美新城,城与人、产业、高校深度融合,这样的地方必将成为创客天堂。 在杏林湾商务中心不远处的软三,规划面积是软二的10倍。全部投用后,预计每年将为厦门带来超过2000亿元的产值,吸引超过20万的创业者和高端人才。截至3月底,软件园三期通过入园审核企业562家,已有377家入驻园区,员工将近8000人。 集美在软三及周边4.7平方公里打造创新区,目前,集美新城业态丰富,软件信息业、文化旅游业、商物商贸业等快速增长,构成集美新城产城学人深度融合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形成厦门经济新增长点。 |
相关阅读:
- [ 06-14]垃圾分类宣传走进集美宁宝幼儿园 家长孩子齐上课
- [ 06-14]集美:杏林街道曾营社区 共建健康居住环境
- [ 06-14]集美后溪村举办霞城城隍庙城隍巡安盛典
- [ 06-14]集美职校:进校如进厂 上课像上岗
- [ 06-14]集美区农林水利局及时保护倒伏红树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