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自古至今,中国人治家治世就推崇德才兼备,而读书则是德之源,才之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也应该成为群众生活的一种自觉追求。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有“读书三境界”之说,给无数学子启迪。时至今日,笔者认为,让读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仍然要走过“三重门”。 第一重门:爱读书。兴趣总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培养爱阅读的兴趣尤为重要。对于孩子,家长的引导不可缺少。与其为孩子们报很多培训辅导班,不如静下心来,选择陪伴孩子亲子共读,一起在阅读中发现美。热爱读书的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成绩一般都不会差。其次,现在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型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在保持阅读的好习惯,在读书中汲取力量,提高技能、涵养精神。 第二重门:读好书。一个人读书的类型和风格在很大层次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意趣、精神境界,更能照出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所以,读书就要读好书,粗读滥读不仅无益反而有害。经典文学读本,穿过历史的风云流传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多去了解名人和专家的书单,看一看别人在阅读什么,自己在购书、借书时就能有所参考、有所甄别。 第三重门:善读书。读书,只要能认字就能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读书的技巧,贵在“善读书”。其一,读书要勤思。“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不加以思考,难免会陷入迷茫。只有把书上的东西多思考,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做什么,才能更好地学到实用的知识。其二,读书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学到的知识不加以利用,纵然满腹经纶,也是纸上谈兵。知识只有经过生活的历练和践行,才能成为适合自己、相随一生的本领。其三,读书贵有恒。读书最忌一日曝,十日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习惯不可取。只有长时期的坚持读书,读好书,才能让读书成为属于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岁月的春秋,因为读书相伴,一路芳香。走过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三重门”,让读书成为一种最好的生活方式,你也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书中找到生活的情趣、本真的自己。(沈定根)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