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教育>教育资讯> 正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3-06-10 00:26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责任编辑:李晨曦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走向开放和国际化的过程。国际影响力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西部职教“排头兵”,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如何充分发挥重要区位优势,聚焦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构建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5月24日上午,2023第四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来自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实地探访学校实现高水平教育互联互通的教育秘笈。

中泰国际学院牌匾

促进多形式结合办学,同中国企业“走出去”

为建设开放办学,促进“一带一路”教学交流,学校作出一系列举措,搭建互联互通平台,设立重电海外分校、“丝路学院”“鲁班工坊”和国际产业学院……

学校依托国(境)外园区和企业共建国际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与“走出去”产能多形式合作办学,开展面向当地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和胜任跨文化事务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获得“中非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优秀单位”

同时,学校还将人才培养对接非洲需求,探索在非洲开展境外合作办学模式。推进学院建设,招收学历留学生,培训技能人才,开发ICT专业核心课程双语教学资源,培训非洲本地化职业教育师资,在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共建ICT职业认证中心和技术服务站。

此外,学校融入中国其他地方职业院校在非洲的办学经验,探索重庆地区职业院校在非开展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路径。发挥学校“双高”信息技术专业群的输出,推动相关专业的课程标准、实训标准国际化建设,实现标准互认和标准输出,开展本土化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校将专业和产业相结合,同中国企业一起“走出去”。结合重庆市以芯屏器核网为重点的产业优势,以服务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走出去”战略,解决非洲境内中资企业和中非合资企业运营期间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匮乏问题。学校与中国信息产业“走出去”企业、外方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展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建设,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过程和质量的监管。

学校举行中乌ICT鲁班工坊成立仪式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输出“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在境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重电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推动职业院校“走出去”,服务中国电子信息企业在非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建设亮点。

学校不断开拓创新,打造“中文+职业技能”精品项目。获批国家级“中文+职业技能”项目4项: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教育部办公厅中德先进教育项目2个(SGAVE)。

中德SGAVE示范学校

同时还与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印度尼西亚POLBAN学院举办物联网专业群“中文+技能”研修培训;组织实施教育部教育援外“泰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专业核心能力提升”项目,参与实施教育部教育援外“非洲技能培训”项目,扩大学校“双高”专业群的海外影响。

除此之外,学校立足“中文+传统文化+职业技能”精心配置了汉语、中华文化、智能制造、职业态度等课程,同时将“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标准和考核内容引入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SGAVE)通过验收并授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放办学中,对外输出的还有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创新。学校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秉承向国外输出优秀职业教育服务,宣扬我国“工匠精神”,助力重庆其他高职院校对非合作快速推进的宗旨,积极对接合作国经济发展需求,于2019年12月建立了中非(乌干达)ICT学院暨中乌ICT鲁班工坊。

同时开发《中国传统技艺》《匠铸山城》文化课程,合作打造适合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中乌鲁班工坊的汉语语言课程学习的需求。并且学校针对合作国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师资培训先行原则,制定合理有效的师资培训方案,打造鲁班工坊优秀教学团队,为跨文化语境下培养“精技术、通汉语、懂文化”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强大保障。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