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永安邓小华:生命拔节教育 绽放生命的光彩
2022-11-25 10:19 郑琳琳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黄硕思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校长名片 邓小华,福建省中小学名校长、省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三明学院基础教育专家库专家,三明市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对象导师。2015年6月至2022年8月任永安市巴溪湾小学校长,现为永安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永安市燕城小学法人。 “追逐生命拔节的幸福、心怀梦想不再艰难踌躇、虚怀亮节在担当中进步、未来就在前方,努力不被辜负”这是由邓小华作词的永安市巴溪湾小学的校歌《追逐生命拔节的幸福》,这首歌不仅让人感觉到积极向上,也诠释了“生命拔节教育”办学理念的内涵。 邓小华告诉记者,生命拔节教育是学校通过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基础性、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关注生命的成长历程,重视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学生,开展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生本教育,把教育和生活紧密联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让学生自主、自悟、自得,师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关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简言之,生命拔节教育是促进学生生命自觉成长的活动。 历经三次“大考”的“教书人” 1992年,邓小华从三明师范学校毕业,一毕业就统配到福建永安化工厂子弟学校担任教师直到2000年。“2000年我‘考’到永安市实验小学,在这里呆了10年半,其中9年半是任办公室主任,最后一年担任副校长、工会主席。”邓小华说,作为办公室主任很锻炼人,时常要整理学校材料,会经常思考学校往什么方向走、教师们期待什么等问题,副校长给了他可以倾听教师心声的机会,而这些都为邓小华成为一所新校校长奠定基础。 从办公室主任到分管教学、后勤的副校长,在永安市实验小学的时光是邓小华成长很快的时候。2011年,邓小华又一次参加校长选拔‘考试’,这一次他‘考’到了永安市西门小学。“西门小学历史悠久,前身是永安师范附属小学,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办学经验,这也让我倍感压力。”邓小华告诉记者,自己从前任校长身上取经,关注儿童成长,关注教师成长,因校制宜提出“飞燕教育”办学主张。 2015年,永安市诞生了一所全新的学校——巴溪湾小学。这一次永安市教育部门计划在本土选拔一位校长,邓小华又一次赴考。“假如给你一所学校,请把你的办学设想写出来。这是首场考试的试题。”邓小华经过各关考验,最终成为了永安市巴溪湾小学的校长。 从零开始的巴溪湾小学,给了邓小华新的挑战。在巴溪湾小学,有个很有意思的点,没有“校长室”,取而代之的是“学校管理服务中心”,这也是邓小华为了凸显校长的服务职能而做的改变。 “2015年6月30日上任,那时候校园跑道都还没建设好,校门口也都还在快马加鞭建设中,我们抓紧添置设施设备、招兵买马,一直忙到开学。”邓小华说,“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但不能忘记初心,归根结底,我只是一个服务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教书人。我也将秉承这个初心,努力将巴溪湾小学建设好、经营好、发展好。” 硬件在慢慢完善,巴溪湾小学的办学理念也在思考、酝酿中逐渐成形。 生命拔节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展映展评活动中,三明市永安市巴溪湾小学学生的作品《夜空中最亮的星》,一举斩获了“科学万花筒”最佳科普动画奖、科普动画一等奖、最佳创造团队奖、十佳公众喜爱作品等4项大奖。 “《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部作品,在科普知识的同时,还想表达一个寓意,即每个人就像满天的星星一样,不要一味羡慕别人,只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努力发光发热,做最好的自己,就能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邓小华坦言。 正如这个美好寓意,一直以来,巴溪湾小学秉持“生命拔节教育”办学理念,通过各种特色办学,帮助每位学生去挖掘自己身上的不同闪光点。 永安素有“笋竹之乡”的美誉,邓小华从竹子当中受到启发,通过与其他老师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生命拔节教育”办学理念。 “竹子在拔节期的生长速度很快,在竹林里,你甚至可以听到拔节时‘咔咔’的声音。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我们希望在孩子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邓小华所说的“生命拔节教育”,说到底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给孩子设置了多样化的课程,这些课程不是兴趣课,而是必修课,目的就是要发掘每一位孩子的潜能,拓展生命的深度与广度。”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提出‘竹子教育’,但总觉得竹子教育太具象了,没有太多延伸空间。直到2015年永安市教育局委托福建教育学院开展校长培训,在这次培训班上,我把学校办学主张与专家、老师们讨论,在他们的指导下,最终敲定了‘生命拔节教育’这一办学理念。”邓小华说道。 有了完善的理念就需要坚定地执行。学校建构生命拔节教育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和地方课程,通过《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少先队活动课等培养学生“正直”“担当”等品格,《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培养学生“虚怀”“奋进”等品格,《综合实践》《科学》等课程培养学生“质朴”品格,《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培养学生“善群”“卓尔”等品格。 任课老师利用思维导图“评学” 坚持研究多年,探究生命拔节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最终巴溪湾小学形成了覆盖全学科六个年段的“三生六步”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既有理念(三生)的引领,也有具体教学策略(六步)的指导。三生:生本、生态、生活;六步:定学、自学、互学、导学、练学、评学。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升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还积极培育生命拔节教育教师队伍。“办好生命拔节教育,第一要义就是把教师队伍建设好。”邓小华告诉记者,学校制定了“强师德、练师能、立师风、铸师魂”教师成长方案,引导教师积极争当生命拔节教育“七者”好教师(德才兼备示范者、学生人格塑造者、同伴成长合作者、学校管理参与者、家庭教育指导者、教育艺术研究者、幸福生活创造者),智慧地建设好教师这一主力军。 据了解,为优化生命拔节教育管理服务,学校还设立了管理服务中心、教师发展部、学生发展部、后勤保障部,真正发挥职能部门的教育教学服务作用,让教师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同时,重视生命拔节教育环境建设、拓展生命拔节教育活动内容、完善生命拔节教育评价体系等。 学校秉承着“生命拔节教育”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学校被列为“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基地校”“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特色单位”“省美育培育示范校”“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校”“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省级平安校园”“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校”等;先后荣获“三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明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蝉联荣获永安市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 突出亮点特色 丰富“生命拔节教育”体系 学生创意佳作——校园小景观 废弃的铁桶、零部件,在学生的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和巧手加持下,变成了校园的小景观。说起校园这些“小景观”邓小华颇为自豪:“ 我们校园里面的每一处景点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来的,是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到废品回收站收集原材料,再请相关的工匠人员把它安装好。虽没花多少钱,但这是独一无二的,是我们的校园环境文化的特色。” 而说起学生们无限的创意同时,不得不提的是学校STEM教育百项实验项目。学校紧紧围绕“生命拔节教育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学生探究生命科学的实验能力。“自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就启动了STEM教育百项实验项目,每个年级设置不同的16个项目,主要由科学老师在科学课上组织学生操作完成,课堂上遵循‘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操作实验-讲解原理-得出结论-拓展联系-引发思考’的基本教学模式。”邓小华介绍到。老师对课堂上学生精心制作的小实验作品予以及时评价,并在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成果展的长廊中动态展出。 四年级各项目 在STEM教育下,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老师们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STEM课堂教学方案中,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巴溪湾小学的STEM教育学生乐于参与,每一个实验项目需要学生经历设计构思、尝试制作、反思设计、联系生活等过程,这也是创新设计的重要内容。”邓小华说道。 与孩子们合影 未来,学校将加强培养生命拔节教育“七者”好教师,鼓励教师开展“七微”研究;着力培养“七者”好教师发现问题、反思、研究、创新、进取、笔耕等六个好习惯。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志向等健全心灵的培养,让学生变得更“懂学”、更“乐学”。 在培育“七德”美少年方面,不断建构和完善育人体系和评价体系,让学习与成长随时随地发生,注重培养志存高远、身心健康、富有科学精神、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进一步丰富“生命拔节教育”课程体系,充分挖掘社区和当地实践基地的课程资源,设计出满足不同个性学生所需的多元课程。学校推进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同时,用生命拔节教育办学思想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关注师生的生命成长,借力互联网优势和智能设备,通过丰富的载体生动地记录生命成长历程,促进评价为生命拔节成长服务,揭示生命的价值,引起师生心灵震撼和反省。 今年8月,邓小华在巴溪湾小学站好“最后一班岗”,现在的他已是永安市另一所全新学校——永安市燕城小学法人,学校目前还在筹建中,“又一次全新的开始,我将不忘初心,当好服务老师、学生、家长的‘教书人’。”邓小华用自己对教育的那份钟爱写下他的承诺。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