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昨日发布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受GDP增长预期下调和产业调整发展影响。市场分化加剧,一线城市“房冷地热”现象突出。
国土资源部昨日发布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受GDP增长预期下调和产业调整发展影响。市场分化加剧,一线城市“房冷地热”现象突出。针对相关问题,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负责人、中国土地规划勘测院地价所所长赵松接受了专访。 分化、去化:关键还是要相信市场化 记者:为什么说城市地产市场呈“分化”、“去化”格局? 赵松:今年以来,中央政府进一步明确深化改革、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房地产领域双向调控、差别化调控、长效机制建设等更加契合市场规律,加之房地产税立法、不动产统一登记推进的间接影响,有助于形成理性预期。地方层面,产业结构调整、自主调控市场等政策性因素综合影响,区域和城市地价分化日趋明显。 对住宅地价而言,一方面,部分人口增长缓慢、商品房库存高、消化周期长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有所回落,地价水平涨幅收窄,甚至出现下降迹象;另一方面,部分房价上涨较快一线城市和区域热点城市,通过推广自住型商品房、限制预售、调整公积金贷款额度、增加土地供应等措施加大调控力度,加之2013年四季度部分城市调控收紧新政持续发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市场进入观望期。 记者:“房冷地热”说明什么? 赵松:房屋和土地市场买卖双方是不同群体。“房冷”说明房屋市场观望氛围较浓,购房者不急于出手,或受限于资金支付能力(银行收紧购房贷款)不能形成有效需求,房屋供需矛盾趋于舒缓,供需力量对比正在调整。“地热”则说明开发商对未来的正常经营、获利仍充满希望,所以踊跃出手拿地,形成有效交易。 楼市与地市“时间差”是很正常的,二者间的影响要一个传导期。就目前情况而言,关键要分析清楚当前“房冷”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是个别楼盘营销策略,还是市场整体行情;是形成断崖式深跌,还是逐步降温。新一届政府强调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不妨继续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培育更加理性规范的市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