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国内楼市成交持续火爆,不少城市公积金贷款余额告急。为缓解公积金贷款猛增压力,杭州、徐州推出“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业务”,合肥推出公积金贷款“轮候制”,即根据每月资金归集、提取等综合因素制定每月放贷计划,实行总量控制。
网民认为“公转商”“轮候制”等措施只能解燃眉之急。公积金存量压力较大背后的存贷比例机制不完善、公积金增值渠道缺乏等制度性原因,值得重视。网民建议,完善公积金制度,加大对公积金风险的管控。
公积金吃紧损害刚需利益
网民“西瓜”指出,自6月以来,北京多家银行收紧房贷,八五折优惠利率逐渐减少,到7月银行逐渐恢复放贷速度,进入“有序放贷,总体偏紧”的状况。与此同时,全国多地公积金余额吃紧,出现缓贷、断贷现象。
业内人士预计,住房需求压力不减或使下半年住房贷款依然维持偏紧局面。有网民担忧,公积金吃紧局面持续将损害刚需群体的利益。
网民“兴宁”表示,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多个城市出现公积金吃紧现象,资金运行压力加大,贷款等待时间拉长,这让许多需要使用公积金购房的刚需人群“很受伤”。
楼市升温致公积金贷多存少
网民则认为,在楼市成交持续火爆的现状下,公积金吃紧在所难免。
网民“骂比哭好”认为,贷出去的多,缴存的少,公积金余额告急也是正常的。网民“冯冠军”也表示,公积金有政府补贴成分,利率又低,吃紧是自然的事情。
不过,也有部分网民担忧公积金被挪用“杭州、徐州、合肥等地居然出现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不足的现象,这些地方是不是应该查查公积金是否被挪用,是否有蛀虫?”网民“赵水兵”提出疑问。
署名“王涌”的博主撰文认为,按照国家规定,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按年利率1.21%计息,缴存者利息所获甚微。住房公积金中心将公积金存在银行的年利率是2.33%,公积金中心仅仅“赚”了1个多百分点,这一部分利差,连同公积金中心购买国债的利息收益和发放公积金贷款的利差收益,构成公积金的增值收益。有些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还不满足这一丝甜头,甚至直接挪用住房公积金,以获更大利益。
完善制度缓解支出压力
如何缓解公积金支出压力?网民认为,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公积金存贷机制。
“面对公积金贷款紧张,实施‘公转商’贴息贷款等措施并非长远之计。”网民“lqdrdk908”说,我国公积金制度实施时间较短,公积金超量发放,存在“多数人缴纳、少数人享受”的“负福利”效应突出等问题,只有完善公积金制度才是王道。
另一方面,要拓展公积金保值增值渠道。网民“杨家将1”表示,住房公积金存在统筹层次低、管理分散、运营效率低等问题,不利于其保值增值,需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对条例进行修订,改进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