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海峡都市报6月19日讯 有人说,以前的人叫“成家立业”,如今,只有先“立业”才能“成家”。对于刚需群体而言,没有房子,这婚结得总不踏实;没有房子,年迈的父母也没法留在身边;没有房子,孩子可能要与好学校擦肩而过,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刚需们拼尽全力硬着头皮也要买房,然而,在当前的高房价大背景下,他们的买房故事充满酸甜苦辣。他们常自嘲“不多说,说多了都是泪”,他们不得不节衣缩食跟房价赛跑,但市中心的高总价大户型是他们“不能承受之重”,他们仍只能在城市外围寻找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本期关注,在收入永远追不上房价上涨的社会背景下,刚需购房者该何去何从? 只能买得起100万元的房子,该买哪里好?如果是在去年年初,问题的答案是五四北、金山、东区等新区板块;如果是在去年下半年,可以选择闽侯南屿等离市区较近的潜力片区。 然而,如果是在今天,恐怕只能选择贵安、荆溪、南通、甘蔗等外围区域。 曾经作为定义刚需分水岭的“百万总价”,如今已悄然沦为刚需不断“出城”的边际线。而市区内那些原本针对刚需量身定做的中小户型,则越来越迈向高端化、豪宅化。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刚需户型,能卖出堪比豪宅的价格? 这些欲卖“豪宅价”的刚需户型,是否还能继续畅销? 而那些只能被迫“出城”的刚需,心态究竟如何? 这背后的原因和结果,值得人们反思探讨。(邱岩) 1陈小姐:27岁事业单位 “一开始就没打算看市中心” 上周末,从三明来福州工作几年的陈小姐终于买房了。陈小姐告诉记者,2013年开始她正式为买房做打算,最初她就在心里进行了评估,单价不能超过一万二,总价不能超过120万。 “这个价格,一开始就没看市中心,都定义在外围。之前也看了上街的一些楼盘,看到后来上街的楼盘也几乎开始全面破万,涨得太厉害。二手房也看过,不过我们看上的面积八九十平方米的大多都要150万以上,首付五成负担不起。”据了解,上周末,陈小姐最终定下三环边的金辉·淮安半岛,96平方米,在23层,每平方米均价在一万二左右。 她还无奈透露,首付就付了35万多,其中三分之二靠父母支持,而自己还采用组合贷款向银行借贷30年,月供还需要缴4000多元。自己工资不高,所幸单位给交的住房公积金比例还比较高,不过买房以后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