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炒房者:房价泡沫集中在三四线 京沪还会涨

house.fjsen.com 2013-04-10 09:30 陈周锡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

同样在上海,一些温州人也急于出售房源。一套位于徐汇区“尚海湾豪庭[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的房子,产权已满五年,面积166平方米,中介报价700万元。据说,该房东为温州人,若有人诚心买房,价格可以商量,在该基础上减少100万元。

除了杭州和上海外,合肥、威海、海南、珠海等地中介也挂出“温州人急售房源”。

诸多业内人士对本报表示,温州民间债务压力,再加上20%所得税等政策加码,是导致温州人此轮卖房的主要原因。

“之前降价10%卖掉比较多。”温州人黄斌俊说。两年前,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出现,黄斌俊受诸多卖房者委托,成为“二手房全国职业代理人”。他曾一次性接到十来套房子,无论是有差价空间的,还是亏损的,都会抛售,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

此外,赶在新政落地之前,过户房源进行财产分配,也是一些温州人的处置方式之一。

持房观望的4月

3月底4月初,各城市“国五条”实施细则纷纷出台,但只有北京严格征收20%所得税并出台具体细则,其他城市要么仅仅提到20%所得税,但尚无征税细则,要么对20%所得税只字不提。

“关键看地方执行细则。”韩健说,现在一些原本要卖房的温州人并不着急了,“他们现在以观望为主,认为‘国五条’政策还是有些雷声大、雨点小。”

如今,黄斌俊接到的委托单越来越少,且房子地段偏远不易出售。

同时,一些温州投资者认为,在合适价位上,房子卖掉也行,卖不掉也无所谓。韩健说,4月份前7天,杭州二手房交易明显萎缩,日均成交量126套,不到3月份的一半。

黄斌俊说,有资金实力的温州购房者,其房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其中投资最多的是杭州和上海。另外,之前温州人还组团去山东、海南、安徽、广西等地购房。这些房子绝大部分是在2011年之前买入的。

一家温州中介公司的调查显示,即便在严厉的限购政策下,超过50%的温州人为了子女在杭州购房,30%的温州人打算来杭州居住、工作,还有近20%的温州人以投资为目的。说明许多温州人并非以纯粹的炒房为目的。

温州中梁地产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陈永锋对本报说,目前温州专业炒房者有的已经撤出来,有的还没有撤出;而跟风炒房者,大多通过抵押、借款方式,于2011年房价高企时买入,如今多数被套;而买入较早的少数投资者,20%所得税和全国住房联网信号,会把他们的房源逼出来。

在当前的不确定形势下,不少温州人也考虑转售为租,毕竟沪杭租金相对较高,可以“以租养贷”。

温州人高某在杭州有三套房子,之前两年他的房子挂在中介公司,但一直未能如愿出售,如今他打算把房子全部出租。在他看来,之前调控加码的税费,后来一般都由买家承担,关键还是日后买卖双方的市场博弈。

众说纷纭的后市

在与温州投资者的接触中,韩健、黄斌俊均明显感觉到,如今温州购房者的观点分歧很大。

韩健说,“国五条”出台后,一些温州购房者预判后市认为,如地方执行很严格,房价将会平稳向下;如地方执行比较宽松,房价还有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

黄斌俊表示,一些温州购房者认为,今后两三年里的政策利空已经出尽;一些人则认为房价不涨,就意味着投资受损;也有人认为,货币供应量还是很大,房价必涨无疑。“各人观点不同,没有一个统一意见,这与十年前温州‘全民炒房’、两年前‘多方力量为主’形成鲜明反差。”他说。

“卖的人很多,买的人也不少。”一位温州资深炒房者对本报说,今后中国城市“房价梯度”还会更加明显。

该炒房者认为,中国房价泡沫集中在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房价下跌空间非常有限,北上广深杭等城市土地供应有限,其教育、医疗等资源优势越发明显,所以一二线城市房价不能以当地人收入水平来衡量。在他看来,今后一段时间内,三四线城市房价还会下跌,一二线城市房价还会上涨。

于是,一些有实力的温州购房者,还是继续捂住一二线城市的房源。一位在上海开发楼盘的温州开发商对本报表示,之前一位温州瑞安的女士对他说,她手里“拿着”300余套房子,这些房子的房东主要来自当地村民以及亲戚朋友,她充当“房产代理人”角色。

尽管各方观点分歧很大,但在市场不确定因素下,如今一些温州普通购房者的投资方向正在出现转移。

“‘捞一把’的心态不存在了。”温州天浩置业销售经理谷建光对本报说,住房限购、限贷政策没有放开,二手房交易流通开始减缓,一些温州炒房者看不到房价暴涨前景,于是卖掉住房,回笼资金投资其他领域,比如没有限购、限贷的商业地产,以及回报稳定的理财产品等。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投稿邮箱- 版权所有-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