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改变人生”。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9月27日讯 对于裹挟在楼市中的购房者而言,这句话无疑是最佳写照。然而,房子改变人生可能就发生在这15年间。甚至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由于房子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场聚会都三句不离“楼市”。
在这15年间,福州房地产飞速发展,它改变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面貌,同时也改变了很多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的生活,许多人投身其中,许多人又被迫离场。
而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购房者,其居住条件的改变、升级,对房屋的态度转变,见证着福州楼市15年来的发展。
究竟楼市的黄金时代是否过去?目前说法不一。那就不妨让我们先回望15年来,楼市中另一方——购房者亲历的变化。
心态,愈加从容
从福利分房的“有房住就谢天谢地”,到市场化之后“买房还得看品牌、地段和配套”。福州人的购房标准在15年中发生了极大变化。
1998年,车女士赶上了福利分房最后一波,在福州省直湖前小区分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并用4万元钱将“公房”转“私房”。此后不到3年时间,陈女士又看上西二环一处100多平方米的房产,单价3000多元。于是,她将湖前的房子以20多万的价格卖掉,用一部分付了首付,搬进了更加宽敞的新家,“既在市区方便上下班,但又不吵,离江近,空气环境都好”。2004年前后,陈女士一家决定在闽侯金桥购入一套带入户小花园的二手房,“这样的房子有天有地适合退休住”,于是凑了首付再次买房。
经过这两次买卖,车女士对于购房十分有经验:“买房子,先看你是自住还是投资或者二者兼顾。一是看品牌,二是地段还有配套,这才能决定今后的发展空间。”在2006年,车女士在江南水都又买了一套单价在6000多元的90平方米的新房给孩子。根据车女士的理解,“金山尚在发展初期,升值空间很大”。
车女士一家不到十年买三套房子,买的房子一套比一套好,买房标准一次比一次严苛。在车女士看来,“房子要随着时代而变化。人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对房子要求也高了。”
此外,她的经验还得出一个结论——“等攒够钱再买房”的消费心理害苦人!个人投入不到60万元,其他通过银行按揭,但几年下来却让一家的固定资产达到近300万。如果单凭工资收入的话,不吃不喝一辈子也挣不到。而这也是十几年来福州买房消费心态的一个变化:以前省吃俭用攒够钱付全款买房,而在国家支持个人购房按揭消费的前提下,不仅能提前买房也不耽误日常生活。
选房范围,越来越大
“在哪儿买房?”这个问题在十年前会显得十分奇怪。“还能在哪,二环内呗”。当时的福州市中心在地图上几乎没超过二环外,正是这样的版图限制了人们选房的眼界。
- 2012-09-24金九银十不会大红大紫 购房者可择机出手
- 2012-09-17多地房价上扬成交量负增长 购房者“谨慎观望”
- 2012-09-17房展会隐藏着业内人士 开发商扮购房者互踩盘
- 2012-09-16楼市很纠结:开发商涨or不涨 购房者买or不买
- 2012-09-13精装修标准“打折” 购房者可要求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