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两个人拔河比赛,其中一个是开发商,一个是购房消费者,政府本应是比赛规则制订者,是裁判。可每当双方赛得势均力敌,决不出输赢时,裁判总是悄悄到另一方暗中使把劲,最后的比赛结果可想而知。消费者总是输得惨烈,却又无可奈何,总不能和裁判打架吧?2006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2年,虽然每次博弈的时间长短不同,但无一能逃脱上面的规律。
试想一下,如果在博弈的白热化时期,政府加快土地供应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在加大土地供应的基础上,再改“招拍挂”为“限房价竞地价”呢?如果限完房价,再要求配建一定量的保障性住房呢?房价肯定会迅速回落,只可惜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出现。实际情况往往是,博弈平衡打破后,房地产市场价量齐升,开发商又有了巨额资金,地方政府也乐于在高点加大土地供应。于是,地王又诞生了,经济又回升了,政府也高兴了。可谁又想过,新的地王诞生为下一轮博弈会埋下什么样的糟糕伏笔呢?
奇怪逻辑的背后
出现上述两个奇怪逻辑的根本原因,是从1998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到现在,政府一直把发展房地产作为一种经济手段,用这个手段服务于宏观经济,服务于CPI,服务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在这种习惯性思维下,住房本身民生属性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房价涨还是不涨,合理还是不合理,政府其实并没有特别关注,政府更关心的是房价的高低对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开发商和消费者的博弈中,政府没有保持中立的立场,而是有意无意参与了与开发商的合谋,结果造成房价越调越高,房地产市场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重。房地产经济这个柱子粗了,房地产商就有了霸气的资本。到如今,即使政府部门有心加以限制,但在保增长的政策考量下也总是难以下手。房地产开发商的心态转变更清晰地说明了这一点,房地产上涨的时候,都是自由派,主张政府不要干预,都拼命批评政府。房地产下跌的时候,都变成凯恩斯派,都喊要救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心中的小算盘。
从今年5月份开始的楼市反弹就是理解以上逻辑的鲜活案例。今年,在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都大喊“跌破相”的特殊当口,中国的楼市和房价却出现了逆势反弹,购房者的逆势选择和房价的反经济周期走向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也有违基本经济规律。那么,造成购房者心理预期逆转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正是基于以上分析的两个奇怪逻辑,购房者心理预期才出现了逆势转变。进入2012年,中国经济开始超预期下行,特别是二季度,当时很多人预计GDP增速可能“破七”,CPI数据更是从2011年7月份的6.5%,下降到今年3月份的3.6%、4月的3.4%、5月的3.0%,一直到6月的2.2%,这种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和CPI的一路狂泻,以及近期货币政策的不断放水加速了购房观望者的担忧,担忧经济困难时期,政府又会扛起房地产救市的大旗,而且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历史一再告诉他们,这种担忧很可能不是多余的。特别是今年地方政府出现的财政窘况和对土地转让收入的过度依赖现状,更是从另一个方面强化了购房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预期。
该是突破奇怪逻辑的时候了
今年以来,温总理已经八次特别强调“调控决心不能动摇、政策方向不能改变、力度不能放松”。但购房者好像还是害怕再次成为“傻子”,不是钱太多,也不是房价已经下落到合理区间,购房者当下急忙入市确实是既悲壮又无奈的选择。从某个角度讲,此次购房消费者恐慌性入市折射出民众对政府房地产调控缺乏信心。如果此次的房地产调控再次失败,必将严重吞噬政府公信力,我们再也输不起了!
- 2012-09-12报告显示称厅局级官员最关心房地产调控
- 2012-09-12厅局级领导干部最关心房地产调控和食品药品安全
- 2012-09-07住建部专家:房地产调控将坚持抑投机方向
- 2012-09-03温家宝:已建成保障房尽快入市 巩固房地产调控
- 2012-08-31新版房产税或将一锤定音 房地产调控终现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