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柯:楼市陷多方角力泥潭 调控需“杀手锏”

house.fjsen.com 2012-08-13 15:46 刘柯 来源:金融投资报 我来说两句

2009年年底开始的房地产调控至今已经快3年了,但却一直陷入一个多方角力的泥潭,各方都看得到希望,但却又找不到出路。

大家可以看看最近几个对房地产调控结果南辕北辙的事情。首先是国务院派出8个督察组奔赴16个城市调查楼市调控的效果,按道理说,既然要派督察组去调查,那形势应该是比较恶劣了,但结果却是16个城市的房地产调控评价均为积极,也就是说,调控是起效了的;但另一个数据却和这个“积极”是相反的,中指院发布的报告显示,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8717元,环比6月上涨0.33%,其中70个城市环比上涨,与上月相比,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增加25个。让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的数据,今年1月份全国大中城市中,没有城市房价上涨,2月份有4个,3月份有8个,4月份3个,5月份有6个,到6月份变成25个。虽然上面两个数据的取样不一样,但却是一个结论——就是说很多城市在严厉地调控,态度是好的,但房价依旧在上涨。

从2009年年底到现在,在“国四条”、“国十一条”、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政策的控制下,高房价依旧没有调控下去,让人叹为观止。而且在目前高房价在严厉调控下没有任何下跌迹象的时候,已经开始有声音表示未来房价还会上涨,甚至可能快速上涨,甚至可能在5到10年时间里再翻一倍,其原因一是宏观经济下滑严重需要房地产拉一把,二是限购这么多年有一个刚需释放,三是管理层要考虑地方财政在失去土地支撑以后的稳定性。于是,在普通百姓看不到房价下跌希望的时候,有部分人却看到了希望。

实际上,要磨灭这些希望,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我们敢不敢下决心使用这些办法。前段时间就有传闻称,将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一时间让开发商火烧眉毛,甚至认为会让房地产业毁灭。懂市场的都知道,中国房地产的爆炸式发展,就是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功劳,开发商可以以很小的资金滚动发展,越做越大,又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房地产这个暴利行业,使整个行业越做越大。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一旦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房地产会死?道理很简单,如果都销售现房,有几个开发商有资金实力支撑一个开发周期?开发商会因资金链的断裂成批倒闭。于是,有管理部门站出来发言,说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还振振有辞地说一旦取消会造成房价上涨。这完全不懂市场规律,是的,如果只允许现房销售,市场会在短期内供应减少,但是不是所有的开发商都可以支撑住呢?难道会没有开发商先以跳楼价回收资金再说?因此,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是一个调控的杀手锏,建议各方先研究再下结论,不要动不动就说不会取消。

其次是严厉的货币政策。目前,对于房地产调控的货币政策,始终在第几套限购上,而这个限购政策实际上在很多地方流于形式。1994年的房地产调控,银行贷款直接从房地产抽走,房价直接硬着陆。虽然现在不提倡如此行政调控,但高房价始终不低头的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开发商还指望宏观货币政策宽松以后,房地产市场会迎来转机,这是很多开发商咬牙举房价杠铃的重要信念。因此,要让这些开发商丢掉幻想,必须实施更严厉的货币政策,即使整体宏观经济需要灵活的货币政策,但必须有保有压,要让开发商看不到希望。

第三是严厉的税收政策。房产税说了那么久,始终在试点不出来,就按个人名下的保有量计征,这个在海外已经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税种,究竟卡在哪个环节?如果开始征收房产税,量大重税,有几个炒楼者敢捂房?还有就是交易环节的税收,也应该严厉,严格控制转手交易房的差价,转手时限越短,差价的没收比例越高,比如一年内转手的,差价80%上缴国家,有几个还敢炒房?真正的刚需购买者可能在三五年内换几次房吗?

大家其实可以醒悟了,花那么多钱买个只有70年出租权的房子,意义在哪里?这才是聪明人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投稿邮箱- 版权所有-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