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产是个伪命题?
旅游地产或为房企在楼市严厉调控下,为继续生存而寻找的一块“跳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5835亿元,其中,住宅投资10818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回落5.1个百分点。调控对住宅的抑制作用明显。
“从政策调控到土地政策及趋势到长期利润上看,目前住宅地产调控从紧,商业地产仍是‘商住倒挂’,旅游地产或是调控背景下房地产商的另一条可选之路。”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谢逸枫认为。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分析,如今楼市基本呈现“一级城市靠地产,二三级城市靠资源”的泾渭分明的发展态势,由于地产和旅游资源的稀缺性,二三级城市旅游地产热或将如海南旅游地产发展一般,引发二三级城市新一轮跑马圈地,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对于传统开发商来说,布局旅游业,很大部分是“曲线”做地产,即卖配套的住宅和商铺。“旅游地产最大的问题就是拿旅游之名行地产之实,以突破限制严格的调控政策。目前来看,炒作旅游地产概念的目的,主要还是推销旅游地产主题项目附带的房地产项目。”谢逸枫表示。
从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而言,即使是国内现在发展最好的旅游地产开发商华侨城,仍然未能实现真正以旅游方面的收入来支撑的盈利模式。华侨城年报显示,尽管主题公园和文化表演也能带来门票和演出收入,但华侨城真正的盈利仍来自于项目配套住宅的销售收入。
雅居乐的清水湾项目,号称旅游地产,其实主要由住宅提供溢价红利,随着调控发威,海南成交急剧下滑,项目便陷入尴尬境地。美林在5月7日的研报中指出,一季度是海南楼市的传统销售旺季,但清水湾整体销售额同比下降32%。
因此,标普对于雅居乐将清水湾模式复制到云南并不看好。其分析师称,开发商与当地政府的意向协议一般都很长,如果雅居乐想尽快投入实现产出,对资金的要求会很高,而这也将增加风险。这也是其他绝大部分旅游地产开发商面临的问题。同时,旅游地产受经济影响大,不是刚需产品,销售对象并不稳定。
地方政府政绩驱动
在旅游地产狂潮背后,一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是地方政府的积极主动,推动了旅游地产开发热潮。
早在2010年8月17日,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就在“旅游导向型土地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在全国各省市制订的“十二五”规划中,已有27个省区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当中的领头产业。
“我们经常接到各个地方的邀请去进行开发,他们希望能复制深圳的模式,”华侨城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华侨城因其最早开始做文化与旅游地产的开发,受到各地青睐,但公司对选择在何处拓展非常慎重。
业内人士分析,旅游地产热的背后,与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不无关系。地方政府通过引入房地产企业开发旅游地产,不仅能够实现财政收入和GDP的提升,还有助解决就业问题,旅游项目逐步成熟后,还会产生持续的税收收入,带动当地消费,可谓一箭多雕。
去年以来,土地市场持续低迷,土地流拍频现。但国土部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仍达3.15万亿,创下新高。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对记者透露,很多地方以招商引资进行旅游开发名义挂牌出让土地,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在开发商几乎都会先行开发别墅等高端住宅产品。
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势必对投资区域的资源环境带来影响。博森公司在西双版纳白象湖的“填湖事件”就是一例。有消息称,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已就上述情况展开调查。
西双版纳州招商局副局长张志勇撰文称,西双版纳旅游地产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存在破坏性开发利用、浪费稀缺资源等问题。同时,受国家土地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些优势项目的落地较为困难。
云南省政府表示,日前正酝酿出台旅游用地新规,尝试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的方式,减少旅游项目的征地规模。
- 2012-05-11清水湾风光不再 旅游地产拖累雅居乐
- 2012-05-11西双版纳旅游地产疯狂圈地 景洪白象湖被填建房
- 2012-05-11旅游地产被指投资过热 涉及项目金额超过3000亿
- 2012-05-10旅游地产成房企新出路 全年投资有望再超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