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次的房交会又登台了,于是不光是杜甫,大家都很忙。
有个叫凯恩斯的大师在他1936年所写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里面提出过一枚很能忽悠人的挖坑理论,原意是经济不景气时政府不用干别的,只找人来挖坑填坑就可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因为挖坑需要铁锹,于是铁锹厂有生意了;给铁锹厂供应原料的钢铁厂也有订单了;更牛逼的事是,挖坑工炼钢工铁锹生产工都需要吃喝,于是食品行业也有银子赚了,如此往复无穷匮矣……
听起来像模像样,唬到了很多经济学上的二百五。可惜其中有个最致命的漏洞——假如政府没有雇人来挖坑填坑的话,它手里的这笔钱原本可以去做任何事,譬如多拍几部《建国大业》前传、《建党伟业》3D版什么的。因为钱拿去挖坑了,所以原本可以有活干的演员导演编剧剧务甚至是给剧组扫地开车卖盒饭的一长串人民都没赚到人民币,他们失去的这部分收入正好等于之前那个挖坑族所取得的收入。这样一分析,除非是智商受到了惊吓,否则没有人会认为国内经济得到了真正的拉动。
正因为如此,每次各大媒体在房交会结束之际对其所进行的心潮澎湃的数字盘点,对我而言很难像一针鸡血那样管用。我不否认,每次房交会的确都是一场很嗨的宴会,不光开发商、代理机构、装修公司、主承办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就连白天溜达会场专收楼书晚上再卖给废品收购站的老婆婆都能小发一笔。
其后发生的一切正如凯恩斯所言,连废品收购站站长也赚到了,于是站长夫人很可能能拿到更多的家用去买化妆品,化妆品公司因为卖得更好也需要购进更多的原料……看上去大家都相当满意。
但实际上,即便这五天确实比平日里多卖出许多套房子,也没有一个人能证明这些在房交会期间销售的房屋在今年的其他时候就一定不会被卖出去。换句话说,绝大部分客户只不过故意把买房的时间挪移到了房交会期间而已(这一点从房交会前后成交量的统计数据线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房交会开,或者不开,绝大部分交易都必将发生,不灭不减。当然也有原本不想买房的人因为逛了房交会头晕脑热大掏腰包,但那毕竟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我对房交会并不特别感冒的第二个原因是,开发商之间的营销竞争必定会因为这样养一个超级大卖场的出现而更加复杂,而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为这些营销费用埋单的还是买房人。
- 2012-05-02深圳房交会再现零首付 有特价房打六折
- 2011-12-162011年最后一届房交会今起举行 保障房样板间成主角
- 2012-05-01成都房交会香车美女齐助阵
- 2011-10-31房交会:开发商优惠探市 购房者看多买少
- 2011-10-30楼市低迷引来变相营销 无锡房交会上演钢管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