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拥有“房票”的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房价何时是底,现在该不该买房?
可以确定的是,经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以及消费者四方的长期博弈,未来的楼市将形成一个新的平衡,而不确定的是新的平衡何时形成以及各方的利益诉求是否都能得到满足。
中央政府调控的目标很明白,促进房价的合理回归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房企降价促销进而带动成交量的回暖应是其乐见的。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一位在三线城市“安营扎寨”的央企开发商代表透露,由于当地房价居高不下,地方政府不希望和中央政府“对着干”,便建议央企开发商率先降价以打破市场的僵持。
在四方博弈当中,最“纠结”的当属地方政府,一方面响应中央调控精神“义不容辞”,另一方面短时间内对土地财政实在难以割舍。前有佛山新政“一日游”,后有芜湖“尝试性救市”政策三天被叫停,均显地方政府处境之尴尬。
目前,部分手握大量现金的开发商可谓是多数地方政府的“座上宾”,不仅土地的价格、地段可“从优考虑”,甚至土地性质也可“量身定做”。据某房产代理机构的负责人透露,有地方政府招商[简介 最新动态]部门“主动找上门来”,希望他们能够“推荐开发商”。
然而,相比地方政府的“纠结”,调控对于开发商来说则是事关生死,因此,各种博弈手段频出。据悉,在民间资本充裕的温州,已有不少开发商在“押注”限购将取消,部分地段好的楼盘依旧热销,而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开发商将不少房源卖给了已经限购的客户,并暂缓登记。
开发商与部分购房者的这一冒险互动显示,在投资渠道欠缺的中国,房地产依然被看好,同时,投资、投机需求仍旧旺盛,恰也侧面证明调控还将持续。
如今,对于一些战线拉的比较长,规模比较大的开发商来说,通过降价促销回笼资金并在土地市场上寻觅低价抄底的机会,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战术。不过,据上海方大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长齐方观察,对于大部分中小开发商来说,如果资金面没有太大问题,与其降价,多数还是会选择用延长开发周期的方法来博弈调控政策。
而最新的一个平衡很有可能会出现在土地市场上。
当土地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房价下降的幅度时,一个新的循环可能就会形成——房价的下跌带动楼市成交量的回暖,开发商适时补充价格合适的土地,推动企业永续经营。
显然,楼市是否将回暖依然是个未知数,但中央、地方政府、开发商、购房者之间的博弈已经到了一个极其关键与微妙的时刻。所谓的不破不立,亦是四种力量相互作用将会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