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用圈来的地作为价值砝码,希望融到更多的资金。这是以前,其他地产公司上市前惯用的套路。
2009年初,万达引入建银国际(天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建银国际”)作为基石投资者,并同时启动万达集团的股份制改造。
2009年8月,万达商业地产便完成了第二轮私募,建银国际、华控产业基金等三家投资机构、三家民营企业和投资人张大中最终获配。两轮私募合计募集资金超过40亿元,第二次私募的价格更高达每股17元,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认购价格,均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内地私募之最。
两轮私募完成后,万达集团将10%-13%的股权出让给了私募的投资者。在完成私募后一年,万达的发展更加突发猛进。仅2010年上半年万达合同销售面积就达到278.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34.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现金回款金额271.1亿元,同比增长285%。
然而,2010年4月,又一轮楼市调控风暴开始实施,A股涉及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再融资申请均需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房地产企业IPO闸门也基本被关上。
自2009年11月6日,南国置业成为最后一个A股IPO的房企之后,房企已有27个月未能通过A股IPO实现融资。此次,证监会突然公布IPO申报企业信息,万达商业地产等3家房企赫然在列,让房企又看到了一丝上市的曙光。
万达也继续开始大张旗鼓地跑马圈地,王健林在年会上高调宣布,2012年,万达商业地产公司新增持有物业面积达380万平方米,到今年年底,万达累计持有物业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位列全球不动产行业第四,2013年持有物业面积近1700万平方米,成为全球不动产行业第二。
“按目前速度发展下去,万达的不动产规模将在2015年超过排名第一的美国西蒙公司,成为全球不动产行业的老大。”王健林如此展望。万达2015年目标是:资产3000亿元,年收入2000亿元,年纳税300亿元,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同时,他宣布,“10年之内万达要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并且今年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万达的跨国发展以并购相关业务为主,并不会自己去国外买地搞建设,也不搞跨业务并购。
管理问题凸显人才短板
然而,在高速扩张的背后,万达集团也潜藏着一些风险,除资金压力之外,管理问题也日益显现。
万达集团官网信息显示,万达集团已在全国开业49座万达广场、26家五星级酒店、730块电影银幕、40家百货店、45家量贩KTV。如此庞大的公司,且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必然需要庞大的员工群体来支撑。在年会上,王健林也高调宣布,2011年万达集团新招聘员工15713人,其中大学生5825人,全集团员工总数达46757人。万达员工平均年龄28.1岁,高管平均年龄39.4岁。
- 2012-02-02证监会放行A股 万达地产与院线或同时登陆
- 2010-03-19大连万达地产即将杀入厦门 首个项目或落户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