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在接受采访时候表示,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打算让所有的开发商都活下去。
从北京、上海发端,“楼盘降价—老业主抗议—新业主抢购”似乎已经成了多座城市都在上演的戏码。在陈淮看来,这只是房地产市场更迭变化的开始。他认为,房地产业在创造了住房总量20年翻7倍的奇迹之余,已经到了转型的“关口”。抑制过度的购房需求,推动楼市的优胜劣汰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陈淮认为,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只靠不断涨价来实现盈利,楼市自然也不能例外。他指出,楼市在未来需要做好准备,迎接政策和现实的两大考验。其中,政策的考验包括了货币政策和利率的规律性调整,以及宏观经济反通胀的大环境;现实的考验则是购房者对商品房品质和配套的日益挑剔。在这样的考验下,势必会有一些开发商“掉队”。
陈淮直言:“房地产调控没有打算让所有的开发商都活下去。没有病弱个体的不断淘汰,房地产行业就不可能得到提高。”他举例称,上世纪名噪一时的家电品牌到今天已经基本绝迹,但并不妨碍中国登上世界家电大国的“宝座”。同样的,房地产业也将会有这样一个轮回和蜕变的过程。
陈淮表示,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的转折都不叫拐点,如果将房价的长期走势制作成折线图就不难发现,尽管在这条线上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转折点,但房价依然存在一个整体的趋势。所以,无论说房价涨,还是房价降,在这条线上都不难找到说对的时候。
陈淮认为,房价的涨与跌并不是调控的目的。不能回避的现实是,目前的住宅总量依然处在绝对短缺的状态,有人依然没有房住。他举例说,假如有100人,却只准备了80份盒饭,那么无论盒饭的价格涨到天还跌到底,还是会有20人没有盒饭吃;将盒饭的价格降下来,80份盒饭也不能变成100份。
陈淮指出,房价拐点存在与否何时到来,之于楼市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如何能够满足“没有盒饭的20人”,也就是没有住房的刚性需求,才是调控的终极目标,也是当下楼市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