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 要闻推荐 > 正文
未成年人保护、跨省婚姻登记、驾考项目“瘦身”……注意,这些新规6月施行
2021-05-31 16:20:57 白阳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题:未成年人保护、跨省婚姻登记、驾考项目“瘦身”……注意,这些新规6月施行

新华社记者白阳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为火热的6月拉开帷幕。6月1日起,两部有关未成年人的重要法律开始施行,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送上节日“大礼包”。

6月的法治好消息不止于此。婚姻登记试点“跨省通办”、新著作权法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惩处、驾考科目进一步“瘦身”优化……这些民生新规,哪条更牵动你的心?


新未成年保护法全面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近年来,“鸡娃”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蔓延。新修改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的监护职责。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合理安排未成年学生的学习时间。

针对校园暴力问题,法律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在网络保护方面,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相关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健全青少年心理干预机制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不成熟,遇到挫折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新修改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此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

学校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专业心理健康机构合作,建立心理健康筛查和早期干预机制,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异常问题。教育行政部门鼓励和支持学校聘请社会工作者长期或者定期进驻学校,协助开展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对那些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孩子,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后,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婚姻登记试点“跨省通办”

6月1日起,民政部将在辽宁、山东、广东、重庆、四川实施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在江苏、河南、湖北武汉、陕西西安实施结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试点期限为2年,截止时间为2023年5月31日。

根据现行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结婚、离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启动后,如一方当事人经常居住地在试点地区,也可在试点地区办理婚姻登记。

新著作权法大幅提升侵权违法成本

作品被抄袭打官司维权值不值?6月1日起施行的新著作权法,有望解除创作者的顾虑。

新著作权法大幅提高了侵权违法成本。对于故意侵权,情节严重的,可以适用赔偿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使用费难以计算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新修改的著作权法还对“作品”的定义作出调整,将现行法律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表述修改为“视听作品”。这意味着著作权保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驾驶证考试项目“瘦身”

6月1日起,驾驶证考试内容和程序将进行优化,减轻考生负担。

小型自动挡汽车科目二考试将取消“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项目,考试由5项减少为4项,更加贴近实际驾车操作要求。

小型自动挡汽车考试科目三约考间隔时间,由科目一考试合格后30日调整为20日;对增驾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的,科目三约考间隔时间由40日调整为30日,减少群众待考时间。

对申请小型汽车异地分科目考试的,申请变更考试地的次数由1次调整为不超过3次。据估算,新措施实施后,每年将惠及新考领驾驶证人员2000多万。

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将“处罚到人”

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6月1日起施行。条例落实“四个最严”监管要求,大幅提高罚款幅度,加大行业和市场禁入处罚力度。

条例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处罚到人”规定。条例明确,对严重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最高可以并处3倍罚款,5年直至终身禁止其从事相关活动。

条例大幅提高罚款幅度,特别是对涉及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最高可处以货值金额30倍的罚款;同时,加大行业和市场禁入处罚力度。为净化市场环境,将严重违法者逐出市场,视违法情节对违法者处以吊销许可证、一定期限内禁止从事相关活动、不受理相关许可申请等处罚措施。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