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最In香港> 正文
大湾区“硬联通”工程有序复工
2020-04-26 11:20:44 贺林平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世彬

核心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渐广渐深,互联互通日新月异。在这个特殊的春天,在坚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大湾区“硬联通”工程相继有序复工,到2月底3月初已基本达到满负荷运行。

来珠海横琴创业两年的澳门人王德昌,最近常到完工不久的一座城轨车站走一走。金光闪耀的“横琴”两字底下,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垫路、铺草。“听说这条城轨‘五一’后就要开通了,到时候就能从横琴直接搭城轨到珠海站,再转广珠城轨北上,起码可省半个小时。”

王德昌口中的城轨,就是已进入通车“倒计时”的珠机城际轨道一期,短短17公里,却解决了横琴到珠海这段路程的“卡脖子”问题。眼下,城轨二期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未来,珠海站、横琴、金湾机场三点连成一线,澳门、横琴和广东乃至整个内地之间快捷交通将进一步得到激活。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大大小小的工地再度忙了起来。

港深、澳珠

接通织密“毛细血管”

紧挨着广珠城轨珠海站,另一座规模稍小的“新”珠海站已拔地而起。跟随中交四航局珠海公司25岁的技术主管卓一翰进入车站内部,记者发现,售票窗口的液晶屏滚动闪烁,进站闸口的三角形挡板灵敏开合,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开门迎客了。从运行的扶梯上到站台,可以清楚地看到3条轨道从两座车站发射出来,形成一个“N”字形。“广州过来的旅客到达老珠海站后,通过地面通道直接进这里,快捷换乘珠机城轨到横琴。”卓一翰说。

项目副总工王晓说,珠机城轨虽然是珠海城区的轨道交通,却串接起了珠澳间各大快速通关口岸。特别是横琴自贸区建设吸引越来越多澳门居民,城轨的开通,将让他们直通澳门、内连内地的出行路径更加顺畅。

其中,由中交四航局珠海公司承建的一期工程,虽然在春节前就已通过最后一次验收,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是打了项目部一个措手不及。

“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生活配套项目,3月20日左右终于恢复到节前300名工人在岗的规模。复工后,我们又克服了砌块等原材料供应不上等一系列难题,一手做好疫情防控,一手千方百计提高建设效率,力争保质保量完成收尾。”公司总经理关秋枫说。

作为一名武汉人,王晓就是珠机城轨项目艰难复工的典型个例。他一直都归心似箭,按照工地100%核酸检测的要求,自行做了检测,请公司开了接收函,最后却卡在了接送车辆上。直到4月8日,离汉通道恢复后,他才乘坐高铁回到公司。

从珠海站南边,澳门和珠海交界的鸭涌河上,3月14日被大巴点对点接回来,隔离14天后重上岗位的工人林万均,正开动挖掘机,从抽干水的河床里,将污染的淤泥一铲铲挖出来;沿河道一路望过去,一条4层楼高、400多米长的廊道已初具雏形,更多工人站在廊道侧身的吊机里,忙着对外墙精加工。

“这就是我们正在建设的粤澳新通道,包括联检大楼及空中连廊、鸭涌河生态修复两个工程。未来,两地的行人仅靠步行,在广珠、珠机两条城轨的珠海站和澳门轻轨青洲站之间无缝转接,24小时通关量20万人次,可大为减轻拱北口岸的通关压力。”中交四航局一公司项目经理叶国毅指着项目部墙上的地图告诉记者。

东西两岸

又多一条“大动脉”

伶仃洋中、港珠澳大桥外,和香港岛一水之隔的牛头岛早被改造成了沟通岸海的深浅坞。4月12日,深中通道隧道工程首个钢壳沉管,在200台智能小车顶托下,从浇筑车间缓缓平移进浅坞区,又从浅坞区缓缓横移至深坞区,开始进行二次舾装。这标志着制约深中通道钢壳沉管预制关键技术工艺的系列“卡脖子”难题取得关键突破。

大江大河冲击形成的三角洲,都存在入海口两岸交通的问题。被珠江口隔开的大湾区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一直受制于跨海通道的瓶颈。直到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才根本改变了大湾区的地理格局。而深中通道,一头连着湾区东岸的经济重镇深圳,一头挑起中山、佛山、珠海等珠西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是港珠澳大桥之后湾区又一个重大战略项目。它的一响一动,牵动着“80后”香港青年张敏锐的心。

张敏锐4年前来到中山创业,在深圳吸取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在西岸的中山实现低成本产业化,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美中不足的是,从深圳到西岸城市,虎门大桥是必经之路,也是必堵之路;后来港珠澳大桥开通,但大部分合作伙伴和员工都是内地人,无法开车上桥。深中通道2024年开通,届时两地往返车程将从2小时缩短到30分钟!”

而这个集桥、岛、隧和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大型集群工程,所面临的世界级技术挑战也丝毫不亚于港珠澳大桥。巧合的是,成功输出深中首节钢壳沉管的牛头岛,正是当年为港珠澳大桥预制隧道沉管的地方。

“深中通道沉管段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大规模采用钢壳混凝土结构,双向八车道也是全球最长最宽的海底沉管隧道,这对沉管预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兰志成打趣说:“可以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出发’!”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人回粤上岗前分批隔离,全覆盖检测;上岗后一天三次测温;为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组织工人24小时“三班倒”,并首次大规模应用公司研发的自密式混凝土、智能浇筑机提高工效……

4月11日晚,伶仃洋上突起八级大风,强劲的风浪不停地拍打整修后的浅坞门。“那一夜,整个工地无眠。幸好我们前期设计时加入了一种新的密封防水设计和支撑斜拉。整夜,我们就在不停地巡查密封胶条止水带止水情况,只要浅坞门没有变形、位移,心里就有了底。第二天风平浪静,首节沉管顺利下水。”兰志成长舒了一口气。

5G新基建

架起信息“高速桥”

4月14日,广东移动与惠州市惠东县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惠东县白花镇谟岭工业区内携手共建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5G时代的云大脑。广东移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之前,移动已在广州、东莞、汕头、湛江、佛山、惠州等地进行数据中心布局,规划建设5个集团级数据中心、2个省级数据中心,累计机房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规划机架超过13万架。

而从设计图上看,这个落户惠州的数据中心占地200亩,计划投资达50亿元,建成后提供3.2万架装机能力,将是区域内最高标准的数据中心,充分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内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等生活服务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像移动大湾区数据中心一样,湾区各地纷纷行动,政企携手发力,大手笔布局“新基建”,加快完善湾区信息化“硬联通”。

对这每一步的进展,澳门青年蔡渊博都高举大拇指点赞。去年进驻横琴新区后,他和伙伴们合作开发了一款深度旅游APP,发展至今已有注册用户几十万。

借着疫情的“危中之机”,团队正在平台新推线上导览、线上旅游等功能。“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让我开启了‘一日往返珠港澳三地’的同城生活;而5G等新基建,将为大湾区架起一座座信息高速桥,让我们的业务发展更加如鱼得水。”蔡渊博说。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都市圈,不管是铁路、公路等传统基建,还是高铁、城际、5G等新基建,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联通。一场疫情,将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优势凸显得更加明显。”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预计,当前在大湾区如火如荼的新基建,将强势推进区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