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一位老人总是漂洋过海,前往福建南安市贵峰村。他叫王国明,是一名印尼华侨,今年已经92岁。30多年来,他每年回乡就做一件事——教村民们读诗。 办读诗班 乡村助学 今年是这个读诗班开办的第33期。上世纪80年代,王国明从印尼回到家乡贵峰村探亲。在他的印象中,贵峰村有着“诗礼传家”的传统,吟诗作赋曾是村里常见的景象。那次返乡,他却发现村里人都不爱读诗了,不懂平仄,更别说用传统的闽南语调吟诗了。 于是,王国明开始着手要给村里办个读诗班。那时没有现成的教材,在乡下连书都不好买,王国明就想办法自己编教材。经过一年的准备,1986年,首期读诗班顺利开班。当时来了约三四十人,大人来看热闹,孩子们则是冲着点心而来。 怎样激发村民们读诗的兴趣呢?王国明想起儿时听过老师用传统的“吟唱”方式读诗,不但朗朗上口,而且更加有趣。他便试着追寻记忆,给诗词“安”上了曲调。 这些吟唱的古诗,一下子成了村里的“流行歌曲”。来上读诗班的人越来越多。第3年,课堂也搬到了村里的小礼堂,可容纳300多人。村民读诗的热情越来越高,王国明每年暑假都雷打不动地从印尼回到村里教学。 数年耕耘 打造“诗村” 村里的读诗班一办就是30多年,王国明前前后后教了3000多首诗词,学员总计1万多人次。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村里人一开始是读诗、吟诗,到后来也慢慢开始写诗。能吟诗的村民多达3000人,能写诗的村民也超过了300人,作诗逐渐成了村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村里小学的走廊上,贴的不是名人名言,而是村民们自己写的诗。 教学效果如此之好,还要归结于王国明的独特教学方式:他教的诗不是念出来的,而是唱出来的。 王剑秋今年82岁,来自江西。22年前,她结识了王国明。得知王国明不懂谱曲,她便主动提出帮他把各种吟唱调变成乐谱,记录下来。改变了之前口口相传的方式,方便更多人传唱。 目前,两人已经整理记录了200多首诗词的吟诵调乐谱,中国诗词吟唱的魅力也打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就连和王国明一同来中国的印尼帮工娣玲,耳濡目染,也能唱上几句。 乐心慈善 找回传统 读诗班的一切费用都由王国明自掏腰包,他甚至还给成绩好的学生发奖学金。不仅如此,村里的教学楼,不少也由他出资修建。对于一些贫困学生,王国明更是倾囊相助。30多年来,他在弘扬诗词文化、助学等方面已经捐资近千万元。此外,他还借助自己的人脉,向海内外的乡贤筹集善款。 如今,王国明的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不便。但他坚持每年夏天从印尼坐5个多小时的飞机来到中国,回到村里参加读诗班的活动。 “乡教承延负我肩,书坊到处觅诗篇。平生浅学虽无几,将尽所知荐少年。”这是王国明自己写下的诗作。诗礼传家,耕读传家。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王国明身上得到了继承和传播。他花了30多年,让失落的传统重回家乡。 (来源: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