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清洁又绿色,泉州—— 精细监管抓环保 杜绝整治“一刀切” 为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一段时间来,泉州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立足职责范围,避免执法过程简单化,在执行政策上不搞“一刀切”,推进企业规范化经营,有效避免在督察进驻期间实施“一刀切”式的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 □记者 游怡冰 配套处理设施 废气定期检测 近年来,南安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强化大气污染整治工作,推动包括包装印刷、表面涂装、家具及机械等行业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100多家企业进行整改,但执法中不搞“一刀切”。对于没有合法手续,并且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散乱污”企业,坚决取缔,但具有合法手续、没有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根据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 走进南安市恒发纸品包装有限公司,锅炉厂房内,原来的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之后,干净整洁了许多。 南安市区属于禁止燃煤区域,为此,早在前期南安生态环境部门就要求恒发公司需按时完成煤改天然气。企业积极配合做好大气臭氧污染整治,在整改期限内主动对印刷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配套了处理设施,废气经过处理后进行高空排放,并定期开展自行检测。公司副总经理陈景灿说:“之前烧煤时污染较严重,现在改为天然气后就很环保,粉尘等污染排放几乎没有了。” “环保一张图” 监控管理一目了然 除了不搞“一刀切”,通过智能化监督,用数据说话,实现精准治污,也是亮点之一。通过“环保一张图”智能化监督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污染企业信息全面掌握、便捷查询、信息联动等功能。在图上,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南安污染企业的具体分布位置,查询包括企业基本档案、建设项目、排污许可证等各类信息,操作简单方便,信息一目了然。 南安生态环境局信息中心主任陈泳艺介绍,目前,通过系统已发现并对超标排污企业进行立案十多起,处罚金额达到200多万元。这样一来,不仅对违法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还能更精确地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南安7000多家污染企业基本信息已录入系统,建陶、电镀、重点排污单位等200多家企业环保信息完成录入;同时加大污染源监控范围,已完成55家重点监管企业在线监控设施和242个视频监控点位安装联网。生态环境部门随时随地掌握企业的排污动态,实现了监管的常态化和有效性。 建立“日报告”制度 及时掌握动态 督察整改“一刀切”行为是典型的环境保护乱作为,也是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坚决禁止生态环保“一刀切”问题,泉州市第一时间转发上级通知,并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围绕重点行业或领域,根据实际区别对待、分类施策,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同时,建立了各县(市、区)落实企业停产(关停)情况汇总以及重大事项“日报告”制度,实时掌握各地动态。对存在“一刀切”行为的,坚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