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 八闽乡讯> 正文
港城产联动发展 莆田以港兴市蓄势待发
2018-08-30 09:52:18 林爱玲 黄汉业 林胜奕 陈曦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楠
位于秀屿港的福建液化天然气(LNG)项目 许武 摄

东南网8月30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黄汉业 林胜奕 陈曦)早在建市之初,莆田市政府就将目光投向大海,提出开发湄洲湾沿线区域,发展港口经济的战略构想。近年来,莆田港口开发建设呈现出乘风破浪之势——东吴港区已被列为全国重要港区,1~3号泊位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我省最大的粮食专用泊位;东南沿海最大的40万吨矿石泊位已开港;罗屿港口连接向莆铁路的中西部出海新通道本月正式打通;预计到2021年莆田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吞吐量突破9000万吨……

当前,依托港口优势,莆田现代临港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建设,并逐步将港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力求在福建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中打造新的增长极。

贸易大港 能泊四海万里船

8月24日,满载澳大利亚铁矿石的25万吨级大型铁矿石船“印地希望”号靠泊罗屿港口9号泊位,刷新了湄洲湾港单船载重的最高停靠纪录,40万吨矿石泊位的开港,标志着莆田跨入了大港大船时代。

作为福建省“两集两散”港口布局的散货核心作业区,罗屿港口规划建设15个5万吨至40万吨大型干散货泊位,综合通过能力可达1.17亿吨,是我省迄今为止规划建设的最大吨级的干散货码头。其中9号、10号泊位是罗屿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总投资15.67亿元,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达2000万吨,可实现矿石交易额超200亿元。

在港区功能定位上,离不开科学决策。如今,在湄洲湾北岸长133.7公里的蓝色海岸线上,东吴、罗屿、莆头三大整体连片开发项目蓄势并发。

站在恢宏大开的罗屿9号泊位眺望,对岸就是省内规模最大的湄洲湾10万吨级LNG(液化天然气)泊位码头,也是我省唯一液化天然气进口口岸。

去年10月,秀屿作业区8号泊位及后方储运工程迎来福建省首个闽赣港口“飞地港”合作项目——福建中原港务有限公司30万立方米中心油库项目一期工程投运,该项目是目前莆田市唯一的大型液态石化品仓储库,将为江西等内陆省份打开石油、化工等能源和材料的运输通道,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西以及中部内陆省份提供重要的能源保障,有力推动莆田临港产业发展。

作为“北煤南运”战略重大支撑项目,国投湄洲湾20万吨煤炭码头规划建成年吞吐量为8000万吨的大型煤炭物流中转基地。去年10月,投资21.75亿元的一期工程(9号、10号泊位)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今年7月16日,码头装船泊位(东吴作业区14号泊位)二期一阶段工程业已竣工验收。

以海西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来打造的国投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如今已成为吸引大项目进驻的磁力场,凭借得天独厚的海域状况,规划建设的10万吨级乙烷接收码头可满足大型乙烷船舶的通航条件。

“综合性港口必须得地利之便,莆田港口应当立足于专业特色,明确发展定位。”莆田港务集团监事余仁玉介绍,八方港口以发展水水中转、海铁联运业务为主,深入经济腹地拓展业务,打造区域性煤炭市场;秀屿港口以服务莆田当地经济为主,发挥进口粮食指定口岸优势,打造区域粮食基地;莆头港口以引进大型临港项目为主,发挥场站仓储与物流园区优势,打造东南木材基地。各港区分工明确,实行专业化经营,港区间优势互补,增强发力。

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 许武 摄

四通八达 拓宽海陆广辐射

得益于集约发展、连片开发,湄洲湾港口建设得到跨越式发展,构筑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雏形。

7月1日,首列满载煤炭的火车缓缓驶出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这标志着湄洲湾港口铁路国投支线正式开通,至此,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水水中转、公路运输、直供电厂、海铁联运四条通道全面打通。

铁路支线建成通车后,国投湄洲湾煤炭中转基地货物可经国投铁路支线运送至港湾站,再进入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并与莆田东站、莆田站相通,最终进入向莆铁路、京九线、浙赣线,港口腹地延伸至江西、湖南、湖北等内陆省份,预计每年可为内陆铁路沿线用户提供720万吨煤炭。

8月21日下午,随着一声鸣笛,满载2500吨铁矿石的“和谐”号货物列车沿着湄洲湾港口铁路罗屿支线缓缓驶出港区,驶向江西。这是福建交通集团罗屿港口首次通过海铁联运方式向内地输送物资,由罗屿港口连接向莆铁路的中西部出海新通道正式打通。

罗屿支线开通后,可直接与向莆铁路、福厦铁路、京九线、浙赣线相接,实现海铁联运“无缝”衔接,罗屿港口通过海铁联运辐射服务江西、湖南等中西部地区钢铁企业的铁矿石数量将超过3000万吨,大大拓展了港口腹地。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完善和向莆铁路的开通与扩容,多年来困扰莆田港口发展的集疏运瓶颈有望突破,莆田港口的辐射能力可延伸到广袤的内陆地区,构建了中西部地区更加便捷顺畅的出海新通道。据统计,2018年1—7月,莆田铁路货物吞吐量达246.16万吨,同比增长了82.6%。

今年初以来,国内铁矿石贸易龙头企业之一上海东铭实业有限公司在莆田湄洲湾北岸开发区投资成立福建物泊物流有限公司、福建东铭华海贸易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其中,福建物泊物流有限公司于6月份取得无车承运人资质,7月27日再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准的无船承运人资质,是我省唯一一家具有双重资质的多式联运物流承运企业。

“准备以湄洲湾罗屿港与东吴港区为依托,利用深水码头和铁路货运专线建设多式联运物流示范基地,打造互联网多式联运+实体物流基地的O2O物流新模式。”福建物泊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田飞向记者介绍,依托公司的网站、APP等信息平台,未来将实现货物从水、港、车到地方的“一条龙”式物流服务。

“实现海陆发展的高效结合,是未来港口业务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现代物流的主要模式。”余仁玉认为,莆田港集疏运体系的不断完善,周边高速公路的陆续建成;向莆铁路支线深入主要港区,运力不断提升;水水中转航线的不断拓宽,满足了客户不同需求,为货物的流通提供多条途径,进一步丰富了港口的服务内容。

集群发展 打造产业新体系

好风凭借力,海阔凭鱼跃。

从国内外港口城市发展战略来看,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日益成为“以港兴城、以城促港”的关键举措。摆脱港口单纯作为交通枢纽的一元化发展模式,促使港口的多功能效应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港口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推动多元合作,通过‘港产城旅’融合带动临港产业发展,实现港城崛起。”北岸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林修岚如是说。

“港依城建,城以港兴”,湄洲湾北岸产业集聚明显增强。在东吴临港产业园,和润集团莆田粮油项目已开工建设,卯兴麦芽加工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计划打造东南沿海大型的粮油贸易、仓储和精深加工基地,预计吞吐量可达800万吨以上。

赛得利差别化纤维项目已建成投产;电力能源方面,已建成湄洲湾火电厂一期和二期、龙源风电场等项目;总投资110亿元的哈纳斯LNG项目力争年内开工。

此外还有文创旅游、高新技术、原油储备交易、健康产业等其他大龙头企业,力争到2021年工业产值及贸易额达到千亿元,港口吞吐量超亿吨,形成“大港口、大产业、大旅游、大健康”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重点推动能源、食品、纺织、贸易、文旅“五大产业”做大做强,将港口吞吐量、临港产业分量、大型骨干企业增量做到“体壮腰粗”,实现“五大三粗”的发展格局。

5月17日,永荣控股集团与美国乙烷公司就莆田石门澳150万吨乙烷制乙烯项目在永荣控股集团总部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此举为永荣控股集团在莆田石门澳化工园区投资建设的150万吨/年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为什么选址湄洲湾石化基地?永荣科技董事长吴道斌介绍,项目选址湄洲湾,符合福建省石化产业发展规划,最重要的是石门澳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条件得天独厚,具备立即开工建设的条件,这对于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至关重要。

像石门澳这样的临港工业园区,秀屿不止一个,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现有多个专业园区,包括东峤工业园、临港工业园、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等,借力港口优势和区位优势,建设秀屿、石门澳、莆头三大港区高等级码头群,同时完善港区道路、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为做大做强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奠定基础。

港口兴,产业活,城市旺。为实现建设宜居港城目标,莆田经过众多“从无到有”的蜕变,已经走出了一条依港口、创模式、重创新的发展路径。“随着临港产业发展和港口建设,城市腹地资源也在不断扩大,莆田全市都应该发展腹地临港产业,从政策上给企业减负,为商贸物流发展提供优惠,提升服务软环境。”北岸经济开发区发改局局长蔡松青如是说。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