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深远海养殖平台获央媒点赞
2023-04-17 17:10:35来源:福州新闻网责任编辑:张碧芳我来说两句 |
大黄鱼“第三代住宅”——“定海湾1号”(资料图)。记者 林双伟 摄 继木头渔排、塑胶渔排之后,大黄鱼迎来了“第三代住宅”——深远海养殖平台。 连日来,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等央媒,频频聚焦“乾动2号”等福州大黄鱼深远海养殖平台。13日,央视财经频道还聚焦大黄鱼“搬家”的故事。 2500万尾大黄鱼“搬家” 13日,央视财经频道以《福建福州:2500万尾大黄鱼苗投放定海湾》为题,报道了连江大黄鱼“搬家”的故事。 据央视报道,去年12月底,技术人员从大黄鱼深远海养殖平台“定海湾1号”“定海湾2号”上,挑选出500条“岱衢族”大黄鱼(原产于浙江岱衢洋,为优质大黄鱼)进行繁育。最终,连江培育出2500万尾本土“岱衢族”大黄鱼苗。 今年3月,为了提升存活率,鱼苗投放到风浪较小、水温较高的宁德三都澳近海海域暂养。经过一个多月“集训”,鱼苗已能够适应深海环境。为此,大黄鱼开始了“搬家”——将在4月15日之前全部投养到连江定海湾。 本月11日13时许,一艘载着500多万尾大黄鱼的活水运输船从三都澳抵达连江定海湾。渔民们争分夺秒,接力将鱼苗投入长达8米、宽约4米、深约4米的塑胶渔排网箱内。 据养殖负责人卢统锋介绍,根据计划,这些大黄鱼将在定海湾的塑胶渔排养殖1年左右,然后转移到深水网箱养殖1年,再投放到“定海湾1号”等深远海养殖平台上进行野化驯养(进行“健身”),最终上市。 鱼类“第三代住宅”来了 为何要如此“搬家”呢?据当地渔民介绍,对于大黄鱼来说,木头渔排是“第一代住宅”,塑胶渔排是“第二代住宅”,而机械化、智能化、可抗风浪的深远海养殖平台是“第三代住宅”。 在过去,渔民通过木头、塑胶渔排在近海养殖的大黄鱼,品质一般,售价也不高;随着深远海养殖平台的投用,大黄鱼养殖走向了深远海,其品质和口感类似于野生大黄鱼,深受消费者青睐,带动了渔民增收。 渔民吴传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用木头渔排养鱼,一年只赚几万元,碰到台风等灾害还亏了;现在通过深远海养殖平台养鱼,去年分红就有二十多万元。 深远海养殖平台也是福州发展智慧渔业的生动案例。连日来,新华社、光明日报、央视财经频道等,报道了“乾动2号”大黄鱼深远海养殖平台下水。据央媒报道,“乾动2号”不仅具有抗17级台风、抗赤潮等优势,还搭载了各类智能养殖系统及检测系统等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可实现智慧养殖。 养殖平台“海上管家”上线 目前,定海湾已投用7个深远海养殖平台。其中,全省首个深海智慧渔旅平台“闽投1号”,是大黄鱼“第三代住宅”的升级版。与其他平台不同,该平台搭载海景客房、宴会厅、厨房、卫生间、办公室、会议室以及智慧渔业中心等,实现了渔旅融合。这也意味着,人类和鱼类有了共同的“深海住宅”。 平台越来越多,如何管理好呢?前日下午,“百台万吨”生态养殖项目“海上联合党支部”,在“闽投1号”上揭牌。 据连江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海上联合党支部”将依托“闽投1号”等一批深远海养殖平台及汉斯曼集团等一批运营企业,以党建为引领,定期开展政策宣传、技能培训、纠纷调解、救助帮扶等工作,推动渔业生产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一二三产良性互动的智能化、休闲式深海养殖渔业平台。(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吴其法) |
相关阅读:
- [04-13]连江侨中学生将学非遗刺绣
- [04-11]今天,连江签约!揭牌!
- [04-10]连江“海上自行车”拟办速滑赛 展示省级非遗魅力
- [04-06]连江蚕豆、春笋清明上市,鲍鱼投苗获央视关注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