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海上自行车”拟办速滑赛 展示省级非遗魅力
2023-04-10 17:05:25来源:福州晚报责任编辑:林学武我来说两句 |
460年前,泥橇作为戚继光的“抗倭神器”,助戚家军歼灭倭寇;如今,泥橇作为连江渔民的“海上自行车”,助渔民讨小海。记者9日获悉,连江今年有望重启泥橇速滑比赛,向全国游客展示省级非遗魅力。 泥橇成为渔民的“海上自行车”。 戚继光“抗倭神器” 据了解,泥橇的制作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史记·夏本纪》记载:“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撬,山行乘辇。” 日前,记者来到连江县马鼻镇玉井村沿海滩涂。落潮时分,渔民们头戴斗笠、挽起裤脚,带上锄头等工具,驾驶着泥橇,滑行在广阔的滩涂上,收获贝类、蟹类等海产品。 记者看到,泥橇是一块前端翘起、形似雪橇的木板,中间有扶手,长约2米,宽约20厘米,高约55厘米,比普通自行车稍长。泥橇也被当地渔民称为“海上自行车”,在滩涂滑行的时速可达20公里。 据记载,明朝嘉靖年间(1563年),倭寇占据了马鼻海域中的一个小岛。退潮时,小岛四周都是滩涂,不好行走。连江抗倭名将陈第献上“平倭策”,提议采用泥橇战术。当年4月,戚家军乘坐泥橇在滩涂上痛击倭寇,大获全胜。 泥橇比赛有望重启 如今,泥橇还融入了娱乐、健身、竞技等元素,其制作技艺成了省级非遗项目。今年87岁的陈承桂,是滩涂泥橇制作技艺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50多年经验。 他说,制作泥橇有严谨的工序,要用数十种工具。泥橇底部的木板要选用一定弧度的杉木,上翘的部分要用墨斗和专门的模具画线,再用锯子、刨子等“挖”出来。泥橇的连接处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用竹钉固定,不用铁钉或胶水(容易被海水腐蚀),这样做出来的泥橇可用10年之久。而且,泥橇有特殊的滑行技巧,初学者容易摔倒,连蹦床奥运冠军何雯娜在体验时也没站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已认不得泥橇。制作泥橇费时费力,会这门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 陈承桂已是满头白发,掌心留有多处被刨伤的痕迹,但仍在坚守老手艺。在他眼里,泥橇不仅是吃饭的手艺,也是乡愁记忆的一部分。 从小看着父亲制作泥橇的陈可琳,被父亲的坚持所感染,坚定地接过了接力棒。“虽然收益有限,但我要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陈可琳说。 “早在1990年,央视便播出了连江的泥橇速滑比赛,让全国人民一睹风采。我们计划今年重启泥橇速滑比赛,让更多人了解这个非遗项目。”玉井村党支部书记陈本照说。(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陈成志/文 连江融媒体供图) |
相关阅读:
- [04-06]连江蚕豆、春笋清明上市,鲍鱼投苗获央视关注
- [04-04]揭牌!和所有连江人有关!
- [04-04]148套!连江这里交房啦!
- [04-04]连江娃传承非遗钱箭舞 将作为课间操进行推广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