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世遗丨始于福州的两次粮食革命
2021-06-30 12:39:10来源:福州日报责任编辑:林张清我来说两句 |
占城稻的引入,对于福州人而言还有其他的重要意义。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占城稻的引进和栽种,扩大了水稻的种植面积,把原本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变成了可种耕地,有效地缓解包括福州在内的福建广大区域的粮食问题。福建人民,特别是福州、莆田、闽南一带的沿海人民,除了冒死出洋之外,还多了一种选择。农业,成为福州人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北宋崇宁三年(1104),福州开始收取田税,福州田税占全福建赋税总收入的六分之一。 二 占城稻所带来的“现世安好”,只是暂时性缓解了中国粮食问题。到了明朝中叶,随着人口的增长,缺土少粮的问题再一次制约中国历史的前行。 这时候,占城稻所带来的红利,基本上被不断增长的人口消耗殆尽。要养活更多的人口,光靠小麦和水稻已经力不从心。为难关头,还是闽人再度挺身而出,他们不断地向异域进军,经商贸易的同时不放弃寻找能为饥荒黑幕带来曙光的新物种。 这一次,他们付出生命与鲜血的代价,从凶悍的西班牙殖民者手中盗取“生命之粮”。 陈振龙,生活在明万历年间的福州海商,和他的先辈一样,远离故土,来到当时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的吕宋岛(今菲律宾马尼拉)经商。 西班牙人占领了吕宋,他们通过横跨太平洋的大帆船贸易带来了南美的白银。他们用这些夺自南美人民的白银与中国海商(主要是福建商人)进行贸易,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等。 在福建被称为“番薯”的农作物,正是西班牙人掠夺南美白银的副产品。他们将原产于南美的红薯、马铃薯、玉米等作为压舱物,运到菲律宾。在菲律宾的土地上,这些南美作物蓬勃生长,成为当地人重要食物。 到这里的福建商人见到番薯容易繁殖而且产量大,想到了地少人多的家乡人经常处于饥荒的阴影之下,如果能将番薯带回故乡,是不是就能够解决故乡非常紧迫的粮食问题? 当时西班牙政府不允许红薯、玉米、马铃薯之类的作物出口,违者处死。 在陈振龙之前,不少闽商冒着生命危险期望将这些有可能缓解故乡饥荒的“生命之粮”偷运出吕宋,都无法顺利实现。 陈振龙经过深思熟虑,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躲过了西班牙殖民者的层层搜查,渡海由漳州月港回国,后带回福州培植。 红薯是一种高产的作物,薯块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多种维生素,适应性强,抗旱,耐碱,抗逆性强,喜温暖、多光而不耐霜冻,是一种易于保收的作物,特别适应福建不太适合种植五谷杂粮的红土壤。就算是海边盐碱化严重的贫瘠沙地,红薯也能顽强地扎根并结出丰硕美味的根茎。 番薯在福州试种成功,适逢闽中大旱,五谷少收。远道而来生命力顽强的红薯在这次的灾荒中填饱了很多灾民的肚子。随后陈振龙促其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红薯种植,目的是解决闽人缺粮问题。金学曾是一个有头脑的官僚。他一开始并不盲目相信地瓜的神奇,更担心在福建本土栽种不活。当下“即觅地试栽。俟收成之日,果有成效”,这才决定在全省推广种植。金学曾还在陈经纶所献《种薯传授法则》基础上,写成中国第一部薯类专著《海外新传》。书中对红薯的生长习性、传播路径、种植要求都做了详细的记载,是对红薯引进过程和种植经验的高度总结。 福建人感激金学曾对这种救命粮的大力推广,将这种原名为“朱薯”的食物改称为“金薯”;因其由外国引进,故又称“番薯”。道光年间(1821~1850),何则贤等士绅在福州乌石山建先薯祠,祀巡抚金学曾,附祀长乐陈振龙及其子孙。其后“先薯祠”废。1957年,福州市政府于“先薯祠”旁新建“先薯亭”,至今仍在。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