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福州新闻网4月24日讯(记者邱陵)2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通报福州地铁2号线载客试运营及公交与地铁接驳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备受关注的地铁2号线将于本月26日上午9:30分正式开门迎客,次日起每日运营时间为6:30-23:00。
4月26日上午9时30分开门迎客
据了解,经市政府批准,4月26日上午9:30,2号线将开门迎客,次日起每日运营时间为6:30-23:00。试运营初期,高峰时段行车间隔6分30秒,平峰间隔8分20秒,低峰间隔10分钟(法定工作日高峰期为7:00-9: 00、17: 00-19: 00,,其余时间为平峰时段。)
需要提醒的是, 4月26日上午9: 30后2号线正式运营,9: 30前南门兜换乘通道不对外开放,市民9: 30后可在2号线全线各站进站购票乘车。
2号线建设不到4年,2个月完成扫尾工程
据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叶晨立介绍,福州地铁按照“加快推进地铁建设,尽快连线成网”的工作要求及具体部署,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进建设,终于迎来了“开启换乘时代,连线幸福之城”的美好图景,回应了市民的期待。
“1号线纵贯福州南北、2号线横穿福州东西,两条线路在位于市中心的南门兜站交汇,实现换乘后不仅大大地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更把南北东西大型居住区、商务区、大学城、历史文化风景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对促进福州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升级、助力幸福之城建设,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福州市民有了更多的、更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叶晨立说。
回顾2号线建设历程,叶晨立介绍,2015年6月全面动工建设以来,不到4年的建设过程中,全线各类管线迁改总长3000多公里,出渣土500万余方。面对城市主客流走廊施工的高难度、两次穿江等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众多的地铁建设者创下了66米全国最长地铁联络通道记录,两度优化方案,“护送”盾构机安全穿越乌龙江、闽江,采用“卷地毯”工作法逐步拆除围挡,只用2个月就完成了全线路面恢复、出入口等扫尾工程。
采用“榕城绿”作为线路色,注重人性化便民服务
据叶晨立介绍,2号线采用“榕城绿”作为线路色,把“清新福建绿色榕城”的文化主题贯穿始终,列车、车站效果均以“榕树、茉莉花”等元素为符号。
在金山站、福州大学站、南门兜站、鼓山站、祥坂站等车站的装修上,采用现代表现手法突出艺术化的空间特征,带给市民更加舒适的乘车体验。
2号线更加注重人性化便民服务,例如厕所添加儿童专用洗手台、便池,盲道标识更清晰,站内广播改为三语播放,増加了英语播报,站内增加绿植装饰等。
运营筹备方面,2号线由福州中电科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当前已有27列车辆到位,1182人到岗,基本满足线路开通运营需求。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试运行和三天试乘活动,2号线已做好充分准备,迎接紧随而至的试运营。”叶晨立说。
公交与地铁接驳方案出炉,新增、调整46条线路
地铁与公交如何接驳,也备受市民关注。据福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镜秋介绍,在2号线300米范围内相关公交线路达121条,占到现有公交线路的47.08%。市交通运输局已组织编制了《福州市地铁2号线公交接驳规划》,重点在地铁站点周边规划接驳公交专线,以形成合理、有序、高效的站点客流集散空间。
新增10条公交线路。其中大学城片区6条,主要满足白沙镇、竹岐乡、鸿尾乡、厚美村、上街村、高新区及各大高校等群众换乘需要;金山片区2条,主要满足浦上大道、金桔路、金山大道等片区群众换乘需要;鼓台片区1条,主要满足江滨西大道、祥坂路、西二环、白马路等片区群众换乘需要;晋安片区1条,主要满足谭桥家园、牛岗山公园、鹤林、连江中路、鳌峰等片区群众换乘需要。
4月11日已经开通了地铁公交接驳1号专线(金山浦上公交枢纽站-江南名城)和2号专线(金山工业区台江园一省立医院南院);4月21日开通地铁接驳3号专线(上街一福州高新区海西园)和4号专线(闽侯县厚美村一公交大学城总站)。其余6条将根据沿线公交场站建设情况,逐步开通到位。
调整36条公交线路。为加强现有公交线路与2号线站点的接驳,计划调整7路、13路、39路等13条公交线路走向;同时根据2号线的运营时间,计划延长48路、151路、141路等5条公交线路运营时间,以有效衔接两者的换乘;加密451路、141路、42路等18条公交线路运营班次,共增加24辆公交车,方便乘客出行。
新增调整公交站台16座。为实现地铁2号线与公交无缝接驳,地铁苏洋站、金祥站、西洋站、五里亭站4个站点附近各新增1对公交站点;对距离地铁站点较远的銮浦站、金祥滨州路口、上雁路口、前屿4对公交站予以迁移,方便乘客换乘。
据介绍,届时地铁2号线沿线配套的公交站点将达82个,确保2号线沿线地铁站点100米范围内有公交站点换乘。
王镜秋表示,已组织编制《福州市中心城区公交线网调整规划》,重点针对地铁与公交两网融合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强化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功能互补,构筑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特色公交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架构,方便市民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