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福建频道首页>福州>社会> 正文

熊猫明星“巴斯”:一曲回荡天宇的“大爱之歌”

2015-11-29 19:26:21王凡凡 王文清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唐丽萍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福州11月29日电(记者王凡凡 王文清)

这是一个应该铭记的日子:2015年11月28日。

这是一个值得留连的地方:福州大梦山熊猫世界。

这一天,这个不到百亩的山包,只够停几辆车的空地和连接它与外界的狭窄的斜坡,走来了中科院专家,走来了中国绿发会代表,走来了福建省和福州市相关领导,走来了海内外媒体记者,走来了……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时竟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统称,只好套用一个网络语言:“粉丝”。是的,他们因热爱而来,为“巴斯”而聚,共同为这个中国大陆最长寿、最有故事的“熊猫明星”庆祝35岁华诞――相对而言,大熊猫35岁已是人类百岁以上。

足够大的生日蛋糕,榕树上飘着的彩色祈福条,贴板上满满的贺卡,一串又一串的汽球,把整个空间装扮得喜气洋洋。大屏幕上放映着记录“巴斯”丰富“猫生”的视频:“体育多项全能冠军”、“文娱界的全球巨星”,拍过电影电视,上过春节晚会;作为吉祥物“盼盼”的原型为北京亚运会贷代言,为广州亚运会录制节目;担任“中国和平外交使者”出访美国,为中国赢得了无数的海外“粉丝”;三次经历重大灾难却又获得重生;积极配合人类,为大熊猫科研工作做出多项贡献 ……

但整个庆典中,最引人注目和令人感动的应该是为“巴斯”功勋人士授勋仪式。李兴玉、崔学振、赖炳辉、苏皖、赵广健、陈小玲、邱梅霖、施飞宁、乔治·妮、刘忠仁、杨勇进、张云楷、卢维燮等1 0多位来自中国乃至美国的、曾经为“巴斯”献出爱心的人士以及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等团队获得了“巴斯勋章”。

这是熊猫世界首次为爱心人士颁授“巴斯勋章”。一枚枚“巴斯勋章”背后有着一个个感人的“巴斯故事”,谱出了一曲跨地域、跨世纪、跨物种的“大爱之歌”。

――跨地域的爱千里绵延

现年70岁的李兴玉在此次活动中被亲切地称为“‘巴斯’的妈妈”。当年,是她奋不顾身跳下冰河把濒危的“巴斯”救上来并起了这个沿用至今的名字。

1984年2月22日下午5点钟左右,天上还飘着雪花。家住宝兴县永富乡永和村的李兴玉和侄儿石家明,各自背着上山砍的柴火,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在路过巴斯沟大河边铁索桥时,先是听到几声狗叫,然后就亲眼看见一只大熊猫从对面岩上掉入河中。当李兴玉他们赶到河边的时候,它已经被河水冲了2、30米,卡在河中央两块石头中间,看上去已经精疲力尽。

“大熊猫虽然是动物,但它是一条生命,任何人都不想眼看着它就这样死去。” 于是李兴玉一边解下捆柴的绳子往自己腰间绑,一边喊石家明回家找人帮忙。在石家明母子俩的帮助下,李兴玉跳进了刺骨而湍急的河水,一步步接近困境中的大熊猫。

“我轻轻地把它从河水中抱起来,它也将头顺势靠在我肩膀上,像小孩一样,用可怜的眼睛望着我。这时我的心特别的感动,好像我们前世就有缘似的,虽然天寒水冷,心里却突然来了股热流,暖乎乎的。”

不会游泳的李兴玉就这样硬是把百来斤重的大熊猫抱上了岸,为它暖身,喂它吃饭并最终把它平安地交给了大熊猫保护基地。

此次庆生典礼上,有一张相片特别动人:4位女士手拉手紧紧相依,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她们便是曾用自己的青春陪伴和关爱过“巴斯”的“熊猫姑娘”――施飞宁、邱美霖、陈小玲、乔治·妮。

1984年,“巴斯”从四川千里迢迢来到福州,19岁的陈小玲就这样走进了“巴斯”的生活,并与它足足相伴了10年。除了要在生活上照顾“巴斯”,还要负责让“巴斯”学会“特技”,为此,没少挨过“巴斯”的咬。

最严重的是1988年的一天,当时,“巴斯”已经表演了两场,但很多观众要求再看,陈小玲于是拍拍“巴斯”的屁股催促她再上场。生气的“巴斯”不仅将陈小玲扑倒,还咬伤了她的手臂。

在医院住了半年的陈小玲有点想放弃这份工作。但当她再次回到熊猫世界时,“巴斯”上前就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看着“巴斯”内疚的眼神,陈小玲心软了。

“那时总觉得‘巴斯’就像自己的孩子,” 陈小玲说。

实际上,“巴斯”后来还成了陈小玲的“月老”。

当时,一位来福州办厂的台商经常到大梦山熊猫世界观看“巴斯”表演,看着看着就看中了陈小玲,并把她介绍给了自己的儿子

“刚认识的时候,他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巴斯’。‘巴斯’去广州、深圳、泉州等地巡回演出,他们也跟了一路,” 陈小玲告诉记者。

可以说,是对大熊猫共同的关爱,促成了这段跨越海峡的婚姻。

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的乔治·妮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洋熊猫姑娘”。1987年“巴斯”赴圣地亚哥演出,就由她负责接待,事无巨细,安排得十分“巴斯”(“巴斯”在四川话里有“很好”、“很舒服”的意思)。

“‘巴斯’唤起了人们对大熊猫的保护意识,也让我更加地了解中国,”乔治·妮表示。

显而易见,人们对“巴斯”的爱已跨越领土疆域,冲破语言障碍,成为一种世界共同且互通的文明符号、情感按纽。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