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福建频道首页>福州>民生> 正文

吃超过200克蘑菇会重金属超标? 专家驳微信谣言

2014-12-25 09:44:52邱泉盛来源:福州晚报责任编辑:张海燕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州新闻网12月25日讯 昨日,一名网友咨询本报称,她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称,每月不能吃超过200克蘑菇,否则会重金属超标。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聘任专家、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谢宝贵。他告诉记者这个说法系谣传,只要不存在人为添加因素,食用菌产品十分安全。

看了微信文章

网友不敢吃蘑菇

这名叶姓网友称,她家里人都非常喜爱吃蘑菇、香菇、金针菇、茶树菇、木耳等,去菜市场或超市必买这些食用菌,一直以来,都认为食用菌富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近期她在微信朋友圈看见一篇文章,说蘑菇是不可以多吃的,每月最多只能吃200克,因为蘑菇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特强。久而久之这些重金属就会在肾小管内聚集,严重时会引起肾小管坏死。

她说,看到这篇文章后,她就不敢吃了,还叫母亲不要买了,但家人又爱吃,怎么办呢?

记者发现,这篇网络上流传的文章是一名自称“曾游学苏黎世大学医院病理所”的医生,接触到生化系一个名叫Guhl的研究真菌的博士,他透露,蘑菇是不可以多吃的,每月最多可以吃200克。因为蘑菇虽好,但对重金属富集的能力特强,最多可以达到100倍。该文章的作者还称“看到新苏黎世报的一篇报道,称在乌克兰、德国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地区,专家开出的处方就是大力种植蘑菇,以富集这些被放射线污染地区的重金属和有害金属,以尽快使这些地区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

农业部一项抽样:

食用菌重金属含量

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无稽之谈,毫无根据。”针对此,昨日记者采访了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聘任专家、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谢宝贵。当记者将这篇微信文章的内容告诉谢教授时,他断然否认:“这是谣传。前段时间也有个朋友问我蘑菇是不是会富集重金属。我感到十分意外,因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在推动的健康膳食理念,就包括吃菇类。食用菌历来被视为健康食品。”

谢教授说,关于食用菌的安全性问题,农业部于2010年从全国各地随机抽样2000份新鲜菇品检测农残与重金属,就重金属铅的含量而言,检测结果,每公斤新鲜食用菌的平均含量是0.065毫克,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含量(1毫克),也低于国际粮农组织/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每公斤体重每周的摄入量不超过0.025毫克)。

“如果按照FAO/WHO的标准,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一个月得吃超92公斤新鲜食用菌才会有铅摄入量超标问题。”谢宝贵说,市民也不可能将食用菌当饭吃,也就不存在重金属超标之说,除非人为添加。

模拟受污染情况下生产

食用菌仍十分安全

他说,他的团队前年刚完成了省科技厅的重大专项“食用菌新品种选育与安全生产技术研究”,这个研究项目聚集了全省三十多位专家,对十种主要食用菌的农药残留与重金属含量进行了3年的研究。他们检测分析市场上的香菇、蘑菇、金针菇、茶树菇、杏鲍菇、秀珍菇、鸡腿菇、猴头菇、姬松茸和毛木耳等10种主要食用菌产品,不仅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的要求,还符合日本的《肯定列表》、欧盟的食品标准。

这个研究项目还模拟食用菌栽培原料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情形下生产,检测其所含的农药与重金属含量,建立栽培原料与菇体的农药、重金属含量回归方程,从而预测食用菌产品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原料来源不同,只要没有人为添加的因素存在,食用菌产品都十分安全,没有发现该文章所说的问题。”谢教授说。

微信文章源头:

一妇产科医生的闲聊

谢宝贵说,他本着好奇之心,也去网络追踪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这篇文章早在2008年就有了,出自一名网名叫“白衣咸饭”的妇产科医生。2010年7月,“白衣咸饭”又在新浪博客上发表文章。这篇博文是“白衣咸饭”自称请苏黎世大学一名博士研究生“老古”吃饭时闲侃引出的,不是引自研究报告,也不是出自权威检测机构的调查结果,更多的是调侃,想法主观。

(福州晚报记者 邱泉盛)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