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姗 实习生 俞晓丹 钟羿波 文/图) 入夜的福州温泉公园,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歌声。在几支歌唱队伍中,“湖畔之声”显得十分特别,虽没有大屏幕字幕,却聚集了许多歌友。 作为第一支在福州温泉公园落脚的群众社会文化队伍,“湖畔之声”开创了福州广场文化的先河。作曲家徐沛东点评其“很专业”,歌唱家才旦卓玛曾冒雨亲临现场,并赞叹:“没想到在南方,有一群人会唱这么多的藏族歌曲。” 歌友们把这些荣誉归功于“湖畔之声”的灵魂人物——组织者高建华(上图)。正是她以动听的歌声和火一样的热情,点燃了榕城歌友的激情,而且一唱就是十年。 激情广场传出“湖畔之声” 2004年,曾在部队担任文艺兵的高建华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除了担任省老年大学艺术团副团长兼舞蹈队队长,空余时间常到温泉公园带晨练的老人们唱歌。 那时,央视激情广场节目方兴未艾,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也触动了高建华的心弦:“不如我也搞个福州版的激情广场!”于是,高建华叫上自己的妹妹和舞蹈队的伙伴们到福州温泉公园放声歌唱。从一首优美动听的《一个阿妈的女儿》开始,精彩的歌舞当场就吸引了30多人加入。歌友队伍迅速壮大,短短3天就聚集了近百人。温泉公园里第一支群众自发组织的合唱队伍——“湖畔之声”就这样诞生了。 “开始连灯都没有,我们一手拿着手电筒、应急灯,另一只手捧着歌单。乐器最早才一把扬琴、一把黑管。”高建华告诉记者,能坚持下来靠的是默默奉献的歌友们。 如今,“湖畔之声”已组建起一个小型专业伴奏队。由于参与的人很多,高建华不得不将成员们进行分组,“发歌单、通知人、排练节目这些具体工作,就找组长们来负责”。人最多时,竟分成了十余组。从每天三五首,渐渐发展成每天三五十首;从合唱经典老歌,到如今凡是流行的、健康的曲目,他们都能轻松演绎。 在歌友们心中,“湖畔之声”是一个可以寄托心灵的家园,是一个和谐快乐的平台。“在这里,上班族得到放松,退休的歌友充实了生活。”歌友程明芸大姐说。 每个歌友会背近200首歌 “湖畔之声”声名远播,不少远在仓山、台江,甚至长乐、马尾的歌友,都会舍近求远到“湖畔之声”来放歌。“家住金山的官老师自带扬琴来伴奏。还有连江叶大姐,每周都特意来温泉公园唱一次歌,被大家戏称为‘每周一歌’。”高建华说。 作为温泉公园里唯一没有大屏字幕的“大家唱”,“湖畔之声”有不少特别之处。 “我们不设大屏幕,要求每个人背歌词。”高建华介绍,“现在每个歌友都会背近200首歌的歌词。一来,锻炼我们的记忆力。二来,我们的团队有了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就可以随时走上舞台。这些年来,‘湖畔之声’多次在各种级别的比赛中斩获奖牌,诀窍就在这里。” “坚持不用麦克风唱歌,不突出个人演唱。”高建华说,“既然是‘大家唱’,就要让大家体会到合唱之美。另外,我们也不能因此干扰了公园周围的居民生活。” 在歌友程明芸看来,“湖畔之声”之所以赢得众多歌友的青睐,正是因为这种难能可贵的“不存私心,多为他人考虑”。 十年来,“湖畔之声”义务印制歌单成千上万,从未向大家摊派过一分费用。乐队老师自带乐器为团队服务,不索取一分报酬。设施和演出服装也大多由歌友自备,不搞捐款。“我们只向歌友们发起过2次捐款,一次是为了捐给汶川地震灾区的同胞,另一次是为了团队里一位已故歌友的妻儿。” “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高建华说,能和歌友们相逢在“湖畔之声”,这是一种美好的缘分,她十分珍惜。 |
相关阅读:
- [ 05-22]福州狱警创作核心价值观歌词引传唱 成激情广场曲目
- [ 03-30]福州激情广场合唱团备战合唱节 邀台湾名师指导
- [ 12-18]人民网:激情广场汇报演出首次亮相艺术节
- [ 12-18]首届激情广场比赛龙岩市荣获一金一银三铜
- [ 11-17]福州温泉公园“激情广场”8岁啦 千名歌友表演庆贺
- [ 09-27]福州语歌曲演唱赛落幕 福州激情广场合唱团折桂
- [ 09-14]福建“激情广场”歌咏赛昨日福州温泉公园开幕
- [ 08-03]福建200个激情广场将获财政补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