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上的谢小姐 本报讯(记者陈雪芳 林风文/图)回家路上的本报记者林风,和脱下制服的民警,夜遇满身是血的倒地女子,毫不迟疑伸手相助,不料被心急如焚的伤者家人误会成“肇事者”,这事昨日在网络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感慨信任危机的同时,多数网友把两人的“正能量”归结于特殊职业上。 其实,事后记者了解到,当晚停下来帮忙的还有一对普通的母女,其中女儿才上高三,她说起帮忙的事很洒脱,“谁没个出意外的时候”。 另外,昨日受伤的女骑手谢小姐已恢复意识,而了解真相的谢爸谢妈,则很想对好心人说声“对不起”“谢谢”。 伤者恢复意识 是他们帮我打了电话 昨日上午,空军医院,记者见到了受伤的谢小姐。她的额头上被撞破了好大一道,直到凌晨四点钟,才恢复意识。她告诉父母不是在场的那两个人撞的,两位家长那时才惊觉自己真的是误会了人,坐立不安。 20岁的谢小姐,家就在闽侯上街,这条通往仓山万达的路,她骑了无数遍,九月份车道拓宽以来,车道中间出现了一根电线杆,每每骑车至此,她都谨慎一些,虽然难走,但从没撞上过。 “只记得当时光线很暗,然后就摔了,他们帮我打了电话。”谢小姐依旧想不起来,是因为车流过大的挤推摔倒的,还是不小心自己撞上的,只记得脑门重重撞在了杆上,后面的意识便没那么清楚了。 相关新闻 伤者爸妈很内疚 很想说声“对不起”“谢谢” “很想当面跟他们说声对不起。”病床边,谢小姐的妈妈红着脸,终于憋出这么一句话。就在前晚的出事现场,这个心急如焚的母亲指着记者林风和便衣警察,告诉闻讯而来的民警,“就是这两辆车!” 事实上,这个母亲当晚只是吓坏了。 “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血。”她这样形容,从家里赶往现场的途中,自己大脑一片空白,只能抱着满脸是血的女儿,却什么都做不了。 不久之后抵达的谢爸爸,也是六神无主。他说记下车牌号,只是下意识的行为,因为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他也看过新闻,知道有的人帮了人却被冤枉,但没想到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我很感激他们,谢谢,真的。”这个中年男人说出这句话时,颤抖着语音。 意外找到便衣民警 “我就是路过,帮忙守了一下” 昨天,记者还拨通闽侯上街公安分局办公室副主任许峰的电话,想帮谢小姐一家问问电动车的下落。不料在提及那位便衣民警时,许峰突然问,“你怎么知道?” 细问之下,记者方知,这位副主任就是当晚的“便衣”。许峰说,当晚自己只是帮着守了一下,打了几个电话而已。 当天的许峰,是在下班的必经之路上看见的这一幕,一个年轻女子倒在左拐车道上,看上去好像伤势不轻。条件反射一般,他停下车来。 “她当时问我,能不能帮忙给家里打个电话。”许峰说,他拨通了女孩报出来的号码,不过没有人接听。 “后来,她应该是突然想起来自己口袋里的手机吧。”许峰说,女孩之后用自己的手机又打了一次电话,而自己则拨打报警电话。不久,林风的车停下了。许峰还特别提到,跟林风车先后停下来的,还有一辆车。 递纸巾的母女 “谁没个出意外的时候” 这似乎被人遗忘了的第三辆车。 许峰描述,车上是两个女的,下车就给女孩递上了纸巾止血。细想后的林风回忆,在自己打电话的时候,确实有人递了纸巾,不过很快就走了。 这是一对母女,女儿张童洁,闽侯一中高三年级学生。当天晚上,她陪着庆生的母亲去吃饭。 “警察跟记者都好棒!”这名高三学生这样说。她的微博上拍下了昨天的《东南快报》A3版,感叹着世上还是好人多。 “多少有点害怕被坑,不过,谁没个出意外的时候。”童洁说,因为车上还有个6岁的孩童,现场也停留了两辆车,一家人便按计划吃饭去了。 对于后来林风和许峰险些遭受误会又被化解,这名女学生在微博上表示庆幸:“还好车主没被误会,因为昨晚我一家人的车就停在后面,不过,世上还是好人多呀,应该继续传递正能量。” 网友热议 “若是没有那位便衣,这位记者可真冤了,现在好人真难做” “也只有记者跟警察才敢停下来” 昨日在网络上,这起记者和警察停车守护受伤女骑手,险些被当做肇事者的事件飞速传播,围绕着并不新鲜的话题,大家在感叹信任危机的同时,更把焦点放在了两位停车帮忙人的特殊身份上,并认为“也只有记者跟警察才敢停下来。” 那么对于林风和许峰来说,下车的决定是否真的跟他们的职业有所联系呢? “如果一定有联系的话,那就是我对于二次车祸的认识。”林风说,他从事新闻行业多年,见多了车祸过后当事人没有及时离开机动车道,而遭遇“二次车祸”的悲剧。所以在谢小姐倒地的那天晚上,体内的危机意识让他感到事态严重,“有人出事了,自己应该下去看看而已,并不是仗着自己是记者的身份,当时也没想到误解可以凭着职业身份怎么样。” 这个说法得到了许峰的认同,他认为,在自己身后,包括林风在内停下的有两辆车,其中一辆下来的还是两个女子,“大家应该都只是出于想要帮忙的心态吧。”对于后面产生的误会,许峰表示一开始有点难过,但站在家属的立场上也就释然了,可能谁的第一反应都是那样的。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