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来福州民生事业发展成果共享 改革红利普惠
2013-11-10 07:34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努力纾民困 倾力解民忧 “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1991年,央视春晚一首《我想有个家》打动了许多国人的心。 想要有个家,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但对于52岁的公交司机黄二国来说,家让他几多滋味在心头。 当了6年多的公交司机,黄二国一直和爱人、儿子租住在10多平方米的民房内,房子破旧拥挤,夏天闷热,冬天漏风。从今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专项为环卫、公交等公共服务行业的一线职工提供一定数量的公共租赁住房,包括黄二国在内的我市100名环卫工人和公交司机终于搬进了配套完善、宽敞明亮的公共租赁房。“这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啊!”黄二国笑呵呵地说。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35年来,随着全市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逐步提升,福州的“家底”日益殷实,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逐年增大,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得到优先解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过去,进城务工人员总要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愁。“如今,孩子在福州不仅能上学,还基本不用花钱!”来自江西的陈晓光告诉记者,来榕务工10多年了,两个小孩都在福州的公立小学读书,新学期入学交几十元钱就够了。从2006年开始,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借读费、住宿费等收费相继免除,随之而来的是“营养早餐工程”、贫困生生活补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我市在全省农村地区率先落实了“双高普九”、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在2010年全国30个主要省会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中,福州整体性评价排名第三。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过去,全市人民大多还处于“小病捱、大病扛”的窘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较为常见。如今,随时随地都可享受到的医疗资源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前生病了,要跑到大医院去排长队看病;现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门诊,买到平价药,方便又省钱!”提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的便利,家住鼓楼区水部街道的林老伯深有感触。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在社区看病,碰上大病,还可直接从社区转到对口的医院。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现了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社会康复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新格局已逐步形成。 35年来,福州的住房保障制度从无到有,构建起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租赁房)和限价房等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3820”工程实施20年来,全市累计安排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2万套、800多万平方米,完成危旧房(棚屋区)改造2050万平方米。 35年来,福州的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区全面推行,医疗救助覆盖城乡困难群众。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重中之重,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与切身利益。“平安福州”建设成效明显,2012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05%,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信访积案,省会中心城市保持和谐稳定。 |
相关阅读:
- [ 10-15]长泰完成为民办实事年度投资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