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收藏家现身说法:曾经想“捡漏”差点吃大亏
www.fjnet.cn 2013-10-19 09:30 来源:东南快报我来说两句
B 半桶水的文化人 脸谱:好面子,不交流,容不得别人质疑 而有另外一群人,他们本身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对艺术品有兴趣,业余有所研究,算得上一知半解,也是被“捕猎”的对象。 “这群人有一个共性,贪便宜,好面子,不交流,容不得别人质疑。”据业内人士L先生总结,这类人以职位不低的领导居多。 L先生回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不少类似的人,其中有一位特别喜欢在出差的各个城市的小摊子里“淘宝”,甚至出差欧洲都带一块所谓的寿山石回来。 这个人收藏十余年,很少向外人展示藏品。有一次很难得地请L先生去参观他的镇宅之宝——一副据称有好几百年历史的青花瓷对联。当下,L先生不好意思揭穿,但是一走出那人的家,就忍不住笑了,原来这副对联上的字居然是行楷体——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创造的字体。 “他的藏品几乎都不给人看,也不和人交流,我感觉他心里也不是没有怀疑,但是害怕被质疑,无法承受十多年心血被否定。但实际上那次我看了一下,基本都是赝品。”L先生说。 “对这类艺术品收藏者来说,冤枉钱花得倒不是很多,因为价格都不贵,但感情伤不起啊!”L先生说。 C 买“潜力股”的外行人 脸谱:收入普通,受投资热影响,易被忽悠 还有这样一群人,收入普通,受艺术品投资热影响,被一些画廊忽悠:“您买这个书画家的作品,他很有潜力的,现在还不太出名,但是价格低,过几年出名了,价格那可是现在的几十倍,到时你可就买不起了。” 对此,H先生直摇头:“如果听信了这套说辞,尤其对于外行人来说,那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同样身为业内人士的H先生自己也吃过类似的亏。 H先生数年前曾花几百元、几千元等不同价格购买过福州画院某书画家的作品。后来该书画家作品涨到了上万元。于是,H先生将作品放入拍卖行拍卖,不料却接到拍卖行电话,说作者表示该作品是赝品。 H先生火了,立马找到书画家,但书画家对拍品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31]收藏之“走漏”故事:黄扬木雕百元成交
- [ 01-31]火车站现“退票潮”捡漏有讲究 铁路人员为你支招
- [ 01-25]罗小成散文集《捡漏》首发式举行
- [ 01-13]"超强购票日历"走红 "购票达人"分享"绝技"
- [ 11-21]盗墓贼出没拆迁工地挖文物受审 团伙头目称"捡漏"
- [ 08-31]藏友9000元"捡漏"青花瓷 被鉴定为仿品50元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