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之乡官坞村成功转型 科技让小渔村焕发活力
www.fjnet.cn 2013-10-08 08:24 叶向荣 刘家铭 王元锴 来源:福州日报我来说两句
“国庆假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每天光出苗收入就有近100万元!”6日,记者来到位于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的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时,这里看不出一点的节日气息。公司董事长林哲龙告诉记者,每晚11点都有3000多片海带苗搭乘两辆货车赶赴福州长乐机场,搭乘次日一早的航班,飞往大连、秦皇岛等地的海带养殖场。 每天出苗收入近百万元 在海带育苗场内,工人们正用铁钩将一片片塑料板拖至指定的水池。林哲龙说:“板上都是海带幼苗,分两层,下面的板是白色的,这是刚培育的海带苗;上面的板,颜色发黄,说明这些海带苗可以转移到旁边的育苗场养殖了。” 走进另一个育苗场,翻过一片塑料板一看,满是绿油油的海带苗。这些海带苗长1厘米左右,像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一样充满生机。“这些海带苗可以出苗了,工人们要时不时涮一下,以免小海带苗纠缠在一起。这个工作量挺大的,所以现在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林哲龙拿起一片板说,“这小小的一片板,上面有5万株海带苗,售价约300元,每天我们出苗3000多片,收入近百万元。” 如今的官坞村,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海带育苗基地,生产出全球质量最好的海带,产量约占国内市场的60%,日本、韩国进口的50%海带来自官坞村。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已成为连江县赫赫有名的富裕村。去年,全村六成农户养殖海带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科技让小渔村焕发活力 在老一辈官坞人的口中,流传着“有脚不踩官坞角,有女不嫁官坞郎”的顺口溜。上世纪80年代,官坞村靠海少地,海带又窄又小,亩产很低,渔民人均年收入仅100多元,村集体也欠下了56万元的债务。 1980年,林哲龙组织6名同村青年承包了10多亩海域养殖海带。第二年,每人赚了1200元。“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商品经济的巨大魅力。”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让林哲龙看到了海洋渔业的巨大潜力。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10-02]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
- [ 10-01]习近平等参观科技创新成果
- [ 10-01]习近平:实施创新驱动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 [ 09-30]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全球第二 被引用次数低于均值
- [ 09-23]汪洋:水利关系到国家安全 兴水利是治国安邦大事
- [ 09-19]福州市申报并创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 [ 09-15]媒体报道指富士康女工兼职卖淫 员工欲联名抗议
- [ 09-12]永安市西门小学科技文化节:科技雏鹰在这里成长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