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当助人成为一种职业
www.fjnet.cn 2013-07-21 08:50 潘园园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拿工资干好事,以助人为己任,他们被称为“职业好人”。和免费志愿者、义工相比,他们提供的服务更专业、更有效 东南网7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拿工资的雷锋” “什么是社工?”日前,在民政部和省民政厅举办的社工培训班上,来自广东中山的王少江老师抛出这个问题。 学员们给出了很多答案,旁听的记者随口一句“拿工资的雷锋”,引起了王少江的极大兴趣。他笑着点点头,继续问:“那你觉得除了拿工资外,社工和志愿者、义工的区别是什么呢?” 记者摇摇头。 他于是举了个案例。面对一个贫困家庭,志愿者和义工上门,一般是逢年过节上门看望慰问。但是,作为专业社工,王少江了解到,男主人因车祸下身瘫痪,妻子为了照顾他辞去工作,儿子自卑、内向,成绩差。他很快列出解困要素,第一,能否享受低保;第二,如何享受残联康复优惠政策;第三,社区能否为他妻子提供工作,让她既能照顾丈夫又能有收入;第四,如果暂时没有合适岗位,帮助他妻子参加免费培训,掌握技能后再就业;第五,帮助疏导孩子的心理,联系义工辅导孩子学业。 “通过我们的努力,妻子再就业了,丈夫享受了优惠政策,孩子成绩也提高了。”王少江说,“最让人欣慰的是,孩子看到了勇敢、希望和温暖。这个影响是最深远的。” 王少江说,社工和义工最大的区别就是专业性。社工是具有专业素质的社会工作人员,通过专业的手法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专业服务。义工是授人以鱼,社工是授人以渔。社工助人自助的最高目标就是通过专业介入,帮助困难群体实现自助。 作为中国社工协会委员,王少江现任中山市民政局社工部门负责人。2008年,他开始推动当地社工事业发展。2011年,中山市成为全国首个镇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地级市,打造出“一镇一品”社工服务品牌,推动“社工义工”联动模式,形成“社工带义工、义工带群众”的服务体系。 从助人为乐到助人为业 在福州市社会福利院,24岁的重庆女孩李沛是专职社工,也是老人们的开心果。“自从多了两个社工,我们的生活也丰富多了。”老人们说。 “来到陌生的养老院,每个老人都要经历心理调适期。”李沛的专业是心理学,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尤为关注。养老院每入住一位新人,她都要跟踪记录一个月,帮助老人调整心理。平时,社工组织老人开展娱乐活动。针对失智老人,还尝试音乐疗法。 当前,越来越多的养老院引入社工。“养老院有了社工之后,镇静剂用量大大下降。”王少江说,社工会根据老人的兴趣设置剪纸班、围棋班、声乐班,还会提醒老人家属经常给老人来电话,常来探望,老人们开心多了,焦虑少了,脾气也好起来。 比如,社工在养老院开辟开心农场,让老人种花种菜,广受欢迎。“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治疗,让老人在植物的生根发芽中,看到生命的希望。”他说。 养老院、救助站、禁毒所、社区……社工开始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残障康复、犯罪预防等领域崭露头角,成为疏解社会问题的润滑剂。 “社工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工程师’,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医师’。”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认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变革,青少年心理健康、医患纠纷、空巢老人等新的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社工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尤其在化解矛盾方面,扮演起减压阀的角色。 “如果说志愿者是助人为乐,我们社工更多的是助人为业。”王少江说,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让这种正能量能够长久延续,期待全社会努力。 据了解,目前我省持证专业社工的总量为2198人。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省社工专业人才力争达1.5万人,缺口巨大。 社工发展遭遇哪些“成长的烦恼”?如何破解社工之困?请继续关注本栏目报道。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5]福建省推进社工人才队伍试点建设
- [ 05-01]福州专职社工不到20人 首名专职社工督导将上岗
- [ 04-08]福建一人入选全国十大社工人物
- [ 04-04]今年福建社工考试报名火爆 人数超前3年总和
- [ 03-13]务工子弟学校建社工站 系榕城首家
- [ 03-11]福州市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中心近期招聘3名社工
- [ 02-20]福建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工考试 持证者可领补贴
- [ 08-28]公益慈善拒绝“有偿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