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福建自然资源> 新闻资讯> 正文
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看南平如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2024-07-15 17:37:23 作者: 来源:福建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吴骏

碧水丹山、岩骨花香承载着“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韵味,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上充盈着“处处有文化,满眼皆山水”的人与自然和谐之美。近日,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启动运营,由42个打卡点“串珠成链”的风景道上游人如织。风景道的建设带动了村里民宿的发展,游客越来越多,茶叶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南平市因山水而美、因山水而兴,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正逐渐成为当地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

南平是闽江源头、福建的生态屏障,拥有“双世遗”和国家公园两块金字招牌。作为全国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级市,南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增绿提质,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守牢生态绿色优势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

“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南平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饶正华说。依托当地优质生态资源,南平高标准编制了《绿色发展行动纲要》《七大产业规划》等,重点发展与生态资源相关的产业。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南平在扶优做强七大绿色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五个一”特色产业,深入打造“3﹢4﹢5”重点产业集群,构建起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绿色生态经济体系。

坐落在南平境内的武夷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为了保护好武夷山国家公园,南平创造性提出打造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

“我们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为重要抓手,统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发展与保护,出台《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先行方案》和《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机制创新集成改革实施方案》,为全国国家公园和生态资源富集区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南平经验。”饶正华表示。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南平着力涵养山水,通过生态保护修复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大战役”,实现空气环境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99.8%,主要流域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100%;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力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制定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办法,大力整治拆除违法建筑;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创新推广“三改”技术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这是我们的切身感受。”武夷山黎新村党支部书记吴春福说。

赋能经济绿色发展

有了优质生态资源,南平依托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尤其是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做大做强“一座山、一片叶、一根竹、一瓶水、一只鸡”等“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

“我们在全国首创环国家公园区域共保护、共发展、共富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外划定了4252平方公里的缓冲区,以缓冲区‘外圈’更好地保护国家公园核心‘内圈’,通过圈内圈外协同联动,更好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组副组长吴晓东说,“我们还建设了251公里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沿线布局配套服务驿站、观景平台及茶空间,打造乌龙茶发源地星村镇等一批国家公园入口社区、门户镇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引导村民发展民宿等业态,带动沿线乡村振兴、百姓增收,共享国家公园外溢的生态红利。”

在“茶”“竹”“水”等特色新业态发展上,南平也探索了一系列模式。在茶产业方面,依托“碳汇茶园”等绿色发展项目建设,推动茶“生态﹢”产品开发与生态价值转化快速提档升级。2023年,南平市茶园面积超过72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445亿元。在竹产业方面,该市通过竹生态银行、竹塑贷、竹林认证贷等产业发展支持项目,不断推动特色竹产业发展,实现竹生态价值转化与增值。在水产业打造上,持续加大力度推进水体污染治理和水系修复,“一江八溪”生态廊道格局日趋完善,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该市水产业链实现产值近15亿元。

“点绿成金”的“森林生态银行”是南平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名片”。

“现在南平正强化‘森林生态银行’对碎片化生态资源的集中收储和整合优化,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开发运营,助力生态资源提质增效、生态资本增值收益。”顺昌“森林生态银行”的操盘人——县国有林场场长詹旋常说。据介绍,截至今年4月底,“森林生态银行”已扩大至南平10个县(市、区)和11个省属国有林场,涉及122个乡镇482个村6.4万户,合作面积达15.88万亩。

此外,依托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优势而打造的“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如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近年来更是异军突起,近300家企业获公用品牌授权或入选生产主体预授权。“武夷山水”连续四年荣登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前3名,2023年以品牌价值489.98亿元位列百强榜榜首。越来越多的“武夷山水”,出“山”入“海”,受到海内外客商的青睐和热捧。

增强改革绿色动能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离不开金融支持保障。南平聚焦绿色金融改革,推动绿色金融产品推陈出新,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注入“源头活水”。各金融机构先后推出的“竹塑贷”“竹林认证贷”“笋益贷”“林业碳汇贷”等绿色金融产品,累计授信327.81亿元。其中,“售碳﹢远期碳汇”组合质押模式,已成功落地14笔林业碳汇贷。此外,截至今年4月底,“一元碳汇”项目,已有1.45万人次认购了8530吨碳汇量,惠及林农769户。

除了不断推陈出新的绿色金融产品,绿色保险服务也为南平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驾护航。

人保财险福建南平分公司在全国首创“碳汇贷银行贷款型森林火灾保险”,将森林保险与碳汇质押、碳汇融资进行有机融合,把碳排放权转化为经济价值。目前,已为顺昌县国有林场提供2100万元风险保障。

“我们与南平市融桥担保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顺昌县绿昌林业融资担保公司,为有融资需求的实体企业、个体林农等提供林权抵押担保服务,解决森林资源流转和收储过程中的资金需求。”詹旋常介绍,目前绿昌林业融资担保公司已累计收储抵押林地面积9.95万亩,完成办理林业融资担保贷款金额3.57亿元,惠及涉林企业、林农1558户,节约融资成本约1800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护绿、扩绿、转绿’行动,探索技术体系更加完备、实现路径更为齐全、保障机制更为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努力为福建生态省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总结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南平经验’,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饶正华表示。(文/南平市自然资源局 廖孟轩 王尹怿


主办单位: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承办单位:东南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