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冬时节,在夜幕降临的茉莉大街,凭栏观赏闽江两岸华灯初上;移步青年广场,在市中心最大的草坪上感受自然之美;置身青年桥,素雅浪漫的塔楼、柱廊、砖花,让人恍惚之间有古今交错之感……这就是福州市的“闽江之心”,是闽江两岸共同孕育出的一颗璀璨明珠,饱含闽都文化和现代都市的精华,彰显着海滨城市和山水城市的魅力。 “闽江之心”位于福州市历史文化中轴线与闽江山水生态廊道的交汇点,包含“一江两岸两岛三街区”,串联起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和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发展核心承载区、福州老城核心品质提升重点区,“闽江之心”的建设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福州市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践行“山水城市”“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将“闽江之心”更新计划纳入“十四五”空间布局规划与福州市级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通过高质量的城市更新,推进片区建设提档升级,让“山水之城”更好地造福于民。 精心组织,压茬推进 根据福州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工作部署,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担“闽江之心”整体提升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牵头属地政府、属地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以及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运营单位,精心策划、精细规划,精雕细琢实施方案,从提升品质、完善配套、优化业态等方面,将“闽江之心”作为建设“山水城市”的重要节点进行打造。 “我们建立了包括‘一个总师+一个团队’的全过程技术支持服务机制,从源头开展更新项目的‘伴随式’服务,整体谋划动态跟进。”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为“闽江之心”业态提升提供包括前期策划研究、招募国际团队、技术把控等服务,同时,直接参与重要节点策划、设计、实施跟踪,保证规划传导不走样、空间业态一张皮。 “闽江之心”整体提升指挥部还将省、市领导多次现场调研提出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动态增补至项目清单,并明确完成时限,现场跟踪督导项目进展情况,做到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确保“闽江之心”项目滚动实施、压茬推进。 统筹引领,规划先行 “这里原本是一个临时停车场,不好看,现在规划成了立体停车场,既漂亮又方便市民,真不错!”在附近街区上班的市民小陈说。 “闽江之心”绿波停车场原本是一块破旧的临时停车场,通过引入双层停车与过道停车相结合的AGV智能机器人立体停车模式,充分利用地块高差,打造坡地景观化的立体停车场。目前,拥有智能停车位232个,既考虑了使用功能,又满足了景观要求,集约利用土地,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福州市秉持“山水人文、有机更新”的理念,依托“策划加规划,规划转设计,设计推实施”实施框架,开展“闽江之心”片区更新的详细规划编制,并确定由上海设计团队领衔、本地规划院配合的方式谋划方案,精心做好“闽江之心”一江两岸两岛的规划设计提升。 “我们先根据‘闽江之心’世界级地标性商圈的定位、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引领,编制了‘闽江之心’片区更新策划方案。”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更新策划方案明确了更新片区的更新思路、谋划重点项目,侧重体现管控和引导的需求,提出要优化的片区功能和空间布局、要补充的设施短板和公共空间,精准匹配各项功能、设施与空间资源,并落实到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 山水之城,造福于民 谈起“闽江之心”的变化,“老福州”林先生告诉笔者:“过去,‘闽江之心’所在的区域虽然热闹,但沿江景观不够连贯、基础设施陈旧简陋。现在环境变美了,交通更便利了,大家闲暇时都爱来这散步。” 山水为文化赋形,文化给山水注魂。福州市依托闽江独特风光,开放滨江公共空间,让城市与人融入自然,并延续“闽江之心”商埠、船政等文化基础,守护福州城市历史文脉。目前,“闽江之心”已建设完成五大功能主题片区,包括上下杭、烟台山、福文化街区、茉莉大街及江心爱情岛。青年桥、烟山鹊桥联接苍霞、烟台山与滨江公园,恢复时隔30年的苍霞、烟台山两岸对渡,将烟台山、苍霞、上下杭三大历史文化街区有机串联,实现“闽江之心”“沿岸、对岸、街区”之间的步行、车行、船行交通联系。 同时,不同主题功能片区融合引入包括非遗馆、艺术工坊、创意民宿等30余项新业态,并常态化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在重大节庆期间举办光影秀,获得各方好评,日均客流量达5万余人次,单日峰值最高突破6万人次,成为市民游客在福州必去的打卡点。 如今的“闽江之心”,已完成青年广场、茉莉大街、美丽闽江展示馆等关键节点的滨江核心段公共空间建设,一物一景都是情调,一步一“戏”皆成故事。下一步,将加快推进中洲岛标志性城市景观和新兴消费聚集区建设,精心组织实施达道河、台江路街区改造提升项目,集约利用地上、地下空间,不断提升“闽江之心”影响力与吸引力。(文/海峡资源报 周海铢 台江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项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