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经验在我省已从‘全面推广’阶段迈向了‘巩固提升’的新阶段。”在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于福建省泉州市召开的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杨闽红就如何探索出更多医改实践经验,给出明确答案——着力推动医改与健康福建建设互促互进,持续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福建省通过深化医改,以较少的卫生资源实现了良好的健康绩效。2023年,福建全省人均预期寿命升至79.10岁,比2015年提高2.06岁;公立医院出院患者、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分别提高到全国第一、第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4年跻身全国前六。 健康报记者 孙韧 克服各地差异,鼓励谋划“自选动作”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总结提炼三明医改经验,在全国全面推广。各地党委政府建立健全医改推进和落实机制,深化财政补助、价格、薪酬、编制等多项改革,不断拓展和丰富三明医改经验的内涵。 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如何克服各地区间的差异?杨闽红分享了两个要领:“一方面,走好全省医改‘一盘棋’,将三明的成熟经验提炼为‘规定动作’;另一方面,打好市县医改‘特色牌’,鼓励支持三明和其他地区谋划‘自选动作’。” 杨闽红介绍,自2015年以来,福建省先后出台全面推广“三明经验”深化医改意见等系列政策。三明探索形成的各项经验,如“三医”由一位政府领导分管、医保相关职能整合、药品耗材集采、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均已取得积极成效,也留给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具体举措的政策空间。 福建省通过开展“一市一试点”“一县一特色”等改革,在市、县层面形成一批新的典型案例,如三明市全民健康管理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福州市“积分制”家庭医生签约、莆田市组建“联合病房”、南平市探索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等,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今后要以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紧密型医联体等为抓手,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共享;以维护公益性为导向,深化财政补助、价格、薪酬、编制等领域综合改革;拓展‘无陪护’服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先诊疗后付费’、联合病房、家庭病床等改革。”杨闽红说。 正向激励,跑好医改“接力赛” 杨闽红介绍,近年来,福建省委在全省部署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奋力跑好医改这场“接力赛”提供了强劲动力。福建省政府制定出台的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中,就包括了对深化医改成效明显地区的激励。 据了解,福建省每年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行绩效评价,对成效排名前二的设区市和排名前五的县(市、区)给予更多奖补,2014—2024年考评拨付的奖励补助资金达3.3亿元。自2019年起,福建省实行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省级统筹调剂,省级预留一定比例作为激励资金,根据各地“三医”协同改革成效进行分配。今年,该省已考评下拨6131万元。 “近年来,省级和多个市、县(区)卫生健康部门从事医改工作的有关负责同志得到提任重用。各地在评先评优、奖励表彰等方面,也优先考虑改革成效明显的地区、单位及个人,营造激励改革的良好氛围。”杨闽红说。 杨闽红表示,福建省将推进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医院病房改造提升、薄弱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等举措;完善各类医保筹资及待遇政策,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形成均衡各方利益的长效机制;推进药品耗材集采扩面,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在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有关市县的改革者介绍了如何既做好“规定动作”又做好“自选动作”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