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辉在受援医院手写病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张舒姗)8月2日深夜23点50分,飞机缓缓降落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在驰援非洲近3年后,吴朝辉终于重返故土。妻子早已在机场等候,怀中是2岁多的小女儿。 小女儿出生时,吴朝辉已在博茨瓦纳,第一次见到爸爸,难免有陌生感。“几个月相处下来,小家伙终于肯抱着我叫‘爸爸’了。”吴朝辉说,等小女儿长大了,他会给她讲讲援非医疗队的故事:在万里之遥的陌生国度,一批又一批中国医生,不畏艰苦,在非洲大地上书写着大爱无疆的感人故事。他相信,到那时,女儿一定会为自己的爸爸感到骄傲。 毅然出征 高强度诊疗是援助工作的常态 2020年9月,博茨瓦纳新冠疫情肆虐,当地医护人员大量感染。在最需要中国医疗队支援的时候,吴朝辉毅然离开怀孕的爱人和年迈的父母,出征博茨瓦纳。 博茨瓦纳位于南部非洲,艾滋病感染率非常高,青壮年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超过30%。作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吴朝辉担任中国(福建)第16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弗朗西斯敦分队长。弗朗西斯敦医疗资源十分匮乏。除了做好艾滋病防护,吴朝辉和队友们还面临诸多挑战:药物种类少,只有部分常用药;许多诊疗项目未开展,甚至没有病理活检……面对重重困难,吴朝辉想方设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强度的诊疗,是他整个援助工作的常态,有时受援医院一整个科室就吴朝辉一人顶岗上班,他毫无怨言。 贡献突出 屡次创下当地“首例”手术纪录 作为“弗朗西斯敦外科天团”之一,吴朝辉屡次创下当地“首例”手术纪录。当地医院缺乏相关专业团队,为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从准备手术器械,到整理体位垫,所有事情均需他亲力亲为。 2021年4月,吴朝辉成功救治了一名71岁的食管癌患者,打破了当地患者超过70岁就不再实施手术的常规,更率先开展了食管癌三切口切除术等。因对博茨瓦纳医疗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该国卫生部为吴朝辉授予专门感谢证书。 一天傍晚,吴朝辉接到求助电话,一名华人胸部被刀刺伤,病情危急。当地医院没有手术必要条件,如果转运至其他医院,途中又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最后,吴朝辉决定冒险手术,全力抢救。经过6个多小时的艰难手术,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两年多离家万里,吴朝辉顶着非同寻常的风险和压力,努力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今年3月,吴朝辉获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是全省唯一入选个人。 链接 同事眼中的他 随和而又坚定 同事们谈及吴朝辉,提到最多的是两个词:随和、坚定。 吴朝辉所在科室护士长刘亚黎说,吴朝辉刚到博茨瓦纳时,怀孕6个月的妻子胎膜早破,即将中考的大女儿只能寄在同学家中。他因无法守护家人而心急如焚,但始终坚守岗位,从不言悔。同事和朋友也纷纷伸出援手,帮他分忧解难。 在康健乐主任医师看来,吴朝辉个性随和,但身上有股“韧劲”,“朝辉聪明好学,在博茨瓦纳是外科‘一把刀’。国内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他回来后铆足了劲学习新技术、新理念,上手很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