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哭穷一面垄断 药企"串通""任性"该猛药来治
2015年,中国药价改革全面实施。图为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工作人员在药房内为患者取药(资料图片)。 一面是低价药屡断货,药企“哭穷”生产不起;一面却又是几家企业“抱团”协议涨价,导致药价上涨……1月28日,价格反垄断调查执法2016年开出首张罚单。根据举报,5家国内公司因在药品别嘌醇片上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被处罚,合计罚款399.54万元。 专家认为,药价放开和反垄断监管都是在护佑市场的正常秩序,让药价在改革过程中逐渐恢复到市场正常水平,既不畸低,又不猛高。用通俗的话说,改革就是不让企业“亏本赚吆喝”,但企业也要“再穷不能上梁山”,而是在法律框架中行事。 两年价格翻番,药价上涨竟因为“协议”? “别嘌醇片”是治疗因尿酸过高引起的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常用药物。早在2015年6月,就有不少患者发帖咨询,“别嘌醇片”忽然从几块钱一下子涨到了20多元,“上个月去买还是20多元呢,这个月又涨了。”一位患者说。 记者了解到,全国获得别嘌醇片批准文号的生产厂家有15家,2012年至2013年实际有7家企业生产别嘌醇片;2014年以来实际只有重庆青阳、江苏世贸天阶、上海信谊联合3家企业生产别嘌醇片。 而这三家,此次都在发改委的罚单范围内。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重庆青阳及其关联销售公司重庆大同、江苏世贸天阶、上海信谊联合及其别嘌醇片独家经销企业商丘华杰,先后四次召开会议,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统一上涨别嘌醇片价格,同时协议分割销售市场。 2014年4月,当事人经过协商,决定将当时售价为10元的别嘌醇片销售价格提高到不低于18元,后来又提高至23.8元,到2015年4月又决定在被列为低价药的省份,提高售价至不低于50元。最终这些企业均被罚款,共计400万元左右。其实,早在2015年7月“别嘌醇片”等28种药物,就因为“明显涨价”被江苏物价部门“点名”。 上海信谊联合回应表示,由于别嘌醇片原料供应商具有唯一性,曾一度出现原料涨幅较大、供应紧张情况,从而影响产品正常生产。为确保市场供应,公司与独家原料供应商进行沟通,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从社会责任出发,不得不接受原料大幅涨价要求。在此过程中,本公司从未考虑排除、限制竞争,也并无获取垄断利润,更无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主观因素及行为。 一面“哭穷”一面垄断,价格放开不是“任性有理” “其实,原料药的垄断经营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国内一名原料药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不少低价药品原料药只有两三家企业生产,这是因为不少原料药的上游化工产品跟很多年前比,价格上涨很厉害。 2015年曾有媒体报道,北京医药行业协会提供的材料显示,2011年10月到2013年5月,“信龙去痱水”的主要原料麝香草酚的价格,就从275元/公斤暴涨到8808元/公斤;2010年3月到2013年5月,硫磺软膏主要原料升华硫的价格,就从18.5元/公斤暴涨到400元/公斤。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说,原料药之所以不像药品有最高零售限价,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以市场竞争为导向,很少有政府干预,但有的产品确实存在几个厂家独大或者寡头,贸易公司抬高价格在局部领域还比较严重。 国家放开低价药定价的初衷,是部分低价药品企业长期亏损,导致患者用药不便的情况。可是“好经”却被个别企业念歪。一面是个别企业频频“哭穷”,旗下低价药供应不足,是正当市场行为的“有理涨价”;另一面又是这些产品大多是独家药或两三家批文的药品,企业很容易就能达成任性涨价的“抱团”垄断协议,损害患者的利益……正当市场行为和违法之间,究竟如何区分?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相比制剂行业,原料药利润不如前者,一些低价药品价格倒挂的现象在价廉物美的老品种中常常看到。原料药快速涨价和垄断的现象都有,但不是普遍现象,而且一般都是口头协议,“对于这种人为和主观的‘抱团’涨价,确实应当出手监管。” |
- 2016-02-01湖北政协委员:到日本买感冒药是中国药企的耻辱
- 2016-01-31湖北政协委员:到日本买感冒药是中国药企的耻辱
- 2016-01-28发改委再开反垄断罚单 五家药企被罚近400万
- 2016-01-27食药监总局通报7家药企购销非法回收药品|通报15批次节日热销食品抽检不合格
- 2016-01-16全国1/4药企未通过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认证将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