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党报记者八闽行 | 翠海金波跃 三明林下新
www.hyyz888.com 2024-11-21 07:49:14 王帅 罗昱伦 来源:东南网

image.png

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黄精种植基地内,技术员指导农户种植黄精。董观生 摄

东南网11月2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王帅 罗昱伦 通讯员 魏兴谷 黄言亮 许琰)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森林食品、林下经济,不断挖掘培育“森林粮库、钱库”。

悠悠青山,处处藏金。森林覆盖率高达77.12%的绿都三明,山高林密是其独有的生态优势。多年来,三明始终牢记嘱托,在巩固森林生态屏障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以林下种养、采集加工业、生态旅游等为主的林下多元经济,成功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新路。2023年,三明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448.04万亩,实现产值179亿元。

绿海富矿显生机

初冬时分,在永安市贡川镇龙大村的林场,赤松茸、淫羊藿、黄花远志等作物,正在林下茁壮成长。

“赤松茸刚收获一茬,收成还不错。”中林(三明)林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相宏介绍,按10元每公斤的价格进行销售,赤松茸每亩产值可达0.6万元。采收完成后,可以紧接着种植一茬薏米。企业按照季节变化,精心选择林下套种品种,确保一年四季都有收获。

产得好,也要卖得好。为拓展林下经济的发展后劲,永安市以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为契机,创新打造“央企+合作社+地方药企”的合作模式,通过订单回购机制打造产业闭环,实现“从种到销”的全链条一体化管理。

“由中林公司牵头,与地方药企达成销售协议,由药企按需收购合作社生产的经济作物。”永安市森药园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绍榕介绍,未能完全销售的产品将由中林公司进行回购,避免农户遭受损失。既拓宽了渠道,又保证了销路,村民们干劲满满。在中林公司的牵头下,目前已经种植多花黄精40余万株、仿野生灵芝5000余棒、金线莲5万余株等。

绿意盎然的山林中,一条贯穿林间、长达400米的休闲步道已建成,既为村民采挖作物提供便利,也成为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的新亮点。

“下一步,公司希望借助近期兴起的研学游热潮,进一步拓展林下旅游市场,让这片苍翠青山成为释放更多生态红利的绿色银行。”陈相宏表示。

林间奏响振兴曲

林下生“金”的故事,在闽西山林中不断演绎。

11月17日,将乐县水南镇乾滩村林下种植基地,工人正忙着对林下栽种的多花黄精和铁皮石斛进行细致管护。

“在地面套种多花黄精,利用树干种植铁皮石斛,充分实现林下空间立体化利用。”福建盘古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邱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多花黄精4年一采收,亩产可达9000元至12000元,铁皮石斛每年都可以采收,亩产可达2000元。综合算来,利用好林下空间,每亩年产值超5000元。

盘活“沉睡”的森林资源,得益于将乐县创新实施林下空间流转机制。

将乐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0.8%,丰富的林地资源,为其发展林下经济提供无限可能。去年12月举行的林下空间经营权证首发仪式上,盘古公司取得了三明市首本林下空间经营权证,租赁725亩林地用于种植林下经济作物。

各方联动下,将乐县建立起“合作社、农民、企业、科研+基地联建”的林下经济新模式,探索林下仿野生种植黄精1000多亩,产品品相优良。还通过与北京同仁堂等国内知名药企合作,自主研发出黄精茶、即食黄精、桂花黄精等精深加工产品。

唤醒林下空间,激发出青山的活力,也鼓起了村民的腰包。

“看看这些黄精,长得多好!今年我们新种了50亩。”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党支部书记邓万富说,村里与盘古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企业不仅提供种苗与技术支持,还负责收购成品,预计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5万元的增收。

“我在黄精基地务工,每天有150元的收入。”水南镇乾滩村村民汤金梅笑着说。何邱明介绍,每逢种植、采收季节,基地每天都有20多人务工,其中90%是本地村民。村民在农闲时,通过到基地打零工,每月也能有1000元至2500元不等的收入。

如今,将乐县林区初步形成了林下经济、特色种植、森林碳汇等绿色产业体系。当地林下经济经营面积已达50多万亩,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户达1万余户,带动农民就业2万余人,促进农民增收6000余万元。

小吃增添新韵味

发掘青山的潜在价值,坚实的技术支撑不可或缺。

一款“多花黄精炖排骨”炖罐,近来成为许多沙县小吃爱好者的新宠。猪肉的清甜搭配上黄精的香味,让食客们回味无穷。

“我们采用三明本地种植的多花黄精,没有苦味麻味,和外地黄精的口感完全不同。”沙县樟荣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声樟说,正是这一“法宝”,让这款炖罐一跃成为公司旗下200多家沙县小吃店的热销品。

“这款明星产品的打造,离不开科特派团队的助力。”张声樟告诉记者,林下生产的黄精虽好,但主要靠村民采集,产量不稳定。公司旗下的小吃店,每年的消耗量有数十吨。发展本土种植,成为解决货源稳定供应的最好办法。

张声樟联合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在夏茂镇建立起多花黄精种植基地。可如何快速繁殖优质种苗、保持作物的道地性等问题接踵而至,让他不由“望山兴叹”。

三明市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负责人叶炜的到来,解了基地的燃眉之急。在他的带领下,一系列新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快走向田间地头:优质高产的“明精1号”培育成功;规范化种植的团体标准制定完成;省肥省力的专利技术“多花黄精控根容器栽培技术”推广开来。目前,该团队相继在三明多地辐射推广自主研发的多花黄精等品种种植5000亩以上,累计新增产值超5000万元。

近年来,沙县区立足优势,充分发挥沙县小吃产业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推广沙县小吃草根炖罐药材,建成沙县小吃配料林下示范种植基地面积约3万亩,产值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沙县区各类林下经济经营面积48万亩,实现总产值21.9亿元。林下经济种植新模式,日益成为三明提升森林经营效益、实现提质增效的金钥匙。

责任编辑: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