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侯官镇国宝塔浮雕:闽国的神性与写实艺术

2024-09-10 08:50:28 作者:余继成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image.png

侯官镇国宝塔

明代曹学佺《侯官市》云:“解缆已更市,榜歌犹未残。镇村垂桔庙,拍水漂麻竿。日泻帆光淡,江澄塔影寒。驿楼经再宿,亦觉别情难。”诗中描写的“塔”正是古侯官的镇国宝塔,又称“护镇塔”“浮镇塔”,坐落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北端,毗邻浮镇岐旧码头。

镇国宝塔始建于唐朝武德年间,五代闽国时期重建,为楼阁式石构实心塔,花岗岩质地,四角七层,通高7.5米,塔高6.8米,边长1.8米,由须弥座塔基、七层塔身和塔刹组成,塔身东侧刻有楷体“镇国宝塔”四个字。整座塔的营造特征古朴肃穆,外形轮廓为等宽方柱立塔,塔檐刻有瓦当瓦垄,均衡有序、层层叠压且檐角微微翘起,具有南方古塔特有的建筑风格。塔身基底四面均雕刻有团窠花卉,形态各异,基底四角转折处还雕有力士像。除基底外,塔身每层四面皆雕有佛造像,造型风格统一且各具特色。塔身佛造像、力士像、团窠花卉3种不同的题材形象均以浮雕的视觉形式塑造完成。

浮雕佛造像是镇国宝塔塔身装饰的主要题材形象。塔身多尊佛造像形态各异,在整体表现风格统一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半突浮雕”(剔地起突)与“浅浮雕”(剔地隐起)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塑造完成。如小型浮雕佛造像(高约40厘米)由台座、佛身、佛光三个空间模块组成。台座采用莲花造型雕饰,形态平稳匀衡,微作起伏塑造;盘坐于台座的佛身,则为通体圆满丰润处理,而左右对称、衣折厚垂、外形几何的袈裟造型,却是运用厚薄渐变将起伏收于边沿轮廓。整体造像以剔地凸起阳面结合阴刻凹陷线条的雕刻手法,示意造型的体积与质感。虽然当今所见佛造像的五官、发髻等细节因自然风化因素仅可隐约辨识,但其精妙的体积厚薄刻画却依然传达出含蓄的真实形态:一副静穆凝思、智慧、安详的尊者气质。头部中线的鼻准处为整尊佛像的空间高点,佛身膝部为次高点,多以半突的雕刻技法来表现。而膝部衣纹皱褶为表层结构关系,则多以流畅灵动的线条、犀利娴熟的刀法作阴刻塑造,同时与腿部的体积塑造形成点线面的巧妙穿插,使内在体积与外在纹理的虚实疏密浑然一体;整尊造像体积最薄的区域是椭圆形佛光部分,采取“剔地隐起”的薄雕手法,巧妙示意了浮雕视觉中虚拟的空间效果。

总体上看,整尊佛造像以圆润的几何曲线表现为主,在注重线性造型与凹凸转换塑造的同时,兼具形外气韵与中和之美,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和艺术性;多种雕刻手法的结合运用,使艺术造型语言富有多变且生动的美感;层叠有序的空间呈现,以及简洁静穆的体积塑造,给当下观者以穿越时空的禅定、超脱之意。

浮雕力士造像通常是出现在建筑物围合的对称位置上,镇国宝塔塔身底部四面转角处均雕有托座力士造像,目前仅残存三尊。力士像大致分两个类型:托座力士与金刚力士,该塔身底部的力士为托座力士,造型特征是五官比例、肌肉塑造、动态气势偏向夸张,意为能力举千钧、拔山扛鼎、擎天撼地。如一尊力士像赤裸上身,胸腹皆鼓起肌肉似梅花状,两腿弯曲分立呈半蹲姿态,浑身肌肉紧绷,袒胸露乳,挺腰弓背,尽显神勇,赤足立于塔身基底之上。

其表现手法属高浮雕形态,浮点高低反差明显,大幅度隆起并突出转角石面之外,起伏大而层次丰富,艺术形式与佛造像大体一致,是以主体剔地起突,结合表层阴刻示意的雕刻手法加以表现,不同的是角色的定位大相径庭。力士造像线条简约刚劲,体积塑造壮实,身型比例短拙,姿态神情夸张,并在艺术表现上注重力量与神韵相应合,传达出力拔山河之势的威严勇猛,给人强烈的视觉畏肃感,有着五代闽国雕刻艺术特有的自然写实与神性意向相结合的宗教造像风格。力士像虽为坚硬的花岗岩材质,但时代久远,造型的部分细节已无法清晰识别。

团窠花卉浮雕位于塔身底座部分,四面各有一簇。团窠外形较为规则,花卉造型置于圆形团窠框架之内,其图形样式简约明快,形态塑造呈浅浮雕特征,体积处理为高点“渐隐法”(逐渐变低而隐入边沿轮廓)。由于处在塔身底部,团窠花卉浮雕更是残损严重,以至花卉的品类、搭配形式等诸多细节已无法判断。

浮雕佛造像、力士像、团窠花卉的题材组合和艺术造型语言在镇国宝塔中的综合体现,是古侯官人将可视物象创造转化为精神守护寓意的重要表达方式,也为后人研究五代闽国建筑艺术和雕刻技艺提供了宝贵的物证资源。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